張爾白陸陸續續唸了十幾條的條件。
章惇蔡京等人越聽臉色是越黑,聽到後面,甚至將章惇都給氣笑了。
這西夏人是打了勝仗還是得打了敗仗啊,聽這些條件,那可是又打了個永樂城大勝吧?
這最重要的六條條件中,第一條與第三條也還算是合理,但其餘幾條,簡直就是不知所謂。
西夏這次被居正打得這麼慘,他們竟然還敢上來大放厥詞?
現在是西夏打不下去了,他們還敢來提出要歲幣翻倍,無條件釋放俘虜,還敢要求宋朝懲治居正?
而更加令得章惇惱怒的是,西夏人竟然還敢要求宋朝將米脂、浮圖、葭蘆、安疆四寨以北區域盡數歸還西夏!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宋朝耗費數千萬貫,數十萬人的五路伐夏打下來的成果都要拱手讓回!
章惇忍住了將氣焰囂張的西夏使者暴打一頓的想法,他在不久前還用朝芴將同僚給砸出血來,被罰銅五斤,這會兒若是再將西夏的使節給毆打了,那到時候可不止是罰銅了。
章惇聽完這張爾白的話之後,微微一笑道:“張元是你什麼人?”
此言一出,蔡京等人盡皆看向這個張爾白。
張元乃是有名的漢奸,原是陝西華陰人,本姓張,原名已不可考。
年輕時文武雙全,“負氣倜儻、有縱橫才”。但是他科舉運氣很不好,幾次考試均在殿試落榜,止步於不能直接出仕的“貢士”。
屢試不中的張元覺得自己在科舉上沒有氣運,就和一個同樣科考不順的好友前往宋夏邊境,準備投筆從戎以求軍功立業。
但兩人很快又碰了壁,駐守西北的將帥並不覺得他們有軍旅之才。
於是後來投了李元昊,策劃了好水川之戰,李元昊就是採納了張元先設伏、再佯敗誘騙宋軍入圍、最後聚而殲之的建議,最終大敗宋軍並陣斬一萬多人。戰後看著屍山血海,張元在界上寺牆壁上題詩“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並署名“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張元隨大駕至此”,發洩當年的抑鬱。
這個人讓宋人恨得牙癢癢的。
張爾白頓時怒道:“那是先父,你怎麼敢這般這般無禮?”
章惇聞言冷哼了一聲,再不看這個張爾白,與正使李秉臨道:“我朝的方案是:
1.取消慶曆和議的歲幣;
2.雙方交換俘虜(永樂城之敗中,有數萬軍民沒有被殺,而是被俘虜了);
3.雙方按照現在實佔區重新劃定國界;
至於是否互市,我朝自然會討論,若是討論出來結果,自然會通知你們。”
此言一出,西夏使臣頓時大怒。
李秉臨大怒道:“慶曆和議簽訂至今已經有四十餘年,這是夏宋兩朝和平的根基,你們連慶曆和議你們都敢廢掉,看來是想繼續打仗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