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章聽到朱瀚的話,激動地勐拍大腿:“七五,你這話說的在理,就得是這樣!”
“不管是哪兒的百姓,都是咱的子民!不管是肥沃還是貧瘠的土地,都是咱的土地!不管是再窮鄉僻壤的地方,那也是在咱的治下!”
朱元章一口氣說了好多,都是對朱瀚的認同:“七五,你說怎麼幹,咱就怎麼幹!”
朱瀚說道:“修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排除一切困難,讓天塹變通途!”
“我記得雲貴土司說過,有個地方的人生活在山裡,而且還是在沒有路的山頂上,進出一趟就要半個月,這怎麼能行?他們與世無爭,但也不知道外面換了天地!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們知道……他們現在是大明的百姓,無論他們生活在哪裡,大明都不會忘了他們!”
“現在大明正在飛速發展,可百姓的收入卻趕不上大明發展的速度,我們就要想辦法,讓百姓的收入提升上來。”
朱元章聽到後連連點頭:“就按你說的做,咱在開朝會的時候就讓他們去做。”
朱瀚在說修路的時候,只是說了此舉利民,同時也可以提升大明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但還有一點朱瀚沒有說,那就是一旦道路暢通,那就意味著政令通達,他朱元章的政令,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傳到大明治下的所有角落。
一定要修!
朱元章答應朱瀚後,隨即問了另外一個問題:“這件事,你打算交給誰去做?”
既然把問題都提出來了,那解決的辦法你一定有了吧?
最重要的是誰來做這件事。
朱瀚?
不可能!
朱瀚可以發現問題,但不會去做一件事,他嫌麻煩。
朱瀚說出了一個名字:“劉基!”
“他?”
朱元章聽到朱瀚提起劉伯溫,有些猶豫:“他合適嗎?”
“他是江浙的世家子,代表的是士族利益,可他作為大明的臣子,代表的就必須要是大明的利益,代表的是哥你的意志。”
朱瀚知道劉伯溫不合適,但還是選擇了他,他就是要告訴劉伯溫,以後放棄你那所謂計程車族、世家利益,老老實實跟著朱元章做事才是最正確的利益。
果然,朱元章聽到朱瀚的話,點點頭表示理解和支援。
“行吧,那就讓劉基去做吧。”
……
大朝會上,朱元章頒佈了他的新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