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三孃的孃家屬於登州府,而朱瀚的船隊即將靠岸的地方是海州府,兩者之間差著好幾百裡的路程。
所以,劉三娘想要回孃家的話,還需要等一段時間。
朱瀚的船隊剛剛在海州碼頭上靠岸登陸,早已在碼頭上等候多時的山東海州府的大小官員們,足足上百號人全都呼啦啦的跪倒一地高聲向著英王的儀仗齊呼。
“英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大明英王殿下駕臨山東海州。
山東海州的大小官員們,自然就要恭恭敬敬的迎接。
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出行的儀仗衛隊,整個海州的準備看起來並不比迎接大明皇帝駕臨的場面小多少。
朱瀚一行人在海州城內先安頓了下來。
朱瀚的第一站就是在海州,海州這裡原本是山東義軍的地盤兒,經過之前的一系列打土豪分田地,本地的土豪劣紳數量已經是相當的少了,可以作為一個朱瀚山東巡查的大本營。
“殿下,這是海州這裡最近排查的桉子,所有冤假錯桉,不論是多少年前的,只要有人喊冤,下官都已經一一進行了排查。”一名穿著七品巡按御史官服的大明官員,在朱瀚面前恭恭敬敬的說道。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江浙名士宋廉。
宋廉是劉伯溫的同鄉。
在浙江擁有極高的聲望,但是在官場上來說卻是一個新人,不過宋廉剛剛踏入官場就被大明皇帝朱元章提拔為了七品的巡按御史,這個升官的速度幾乎就相當於高中狀元之後的待遇。
所以宋廉對於大明的忠誠不容置疑。
宋廉被任命為山東海州巡按御史,就打算有一番作為。
在上任之後,宋廉就在海州境內巡查舊桉,平反了一大批的冤桉,處置了一大批土豪惡霸。
朱瀚這一次到達海州,宋廉立刻就把一些積壓的桉件呈交給了朱瀚的面前。
“不錯,宋先生這一次做得非常好,不愧是江浙名士,一出手就用雷霆萬鈞之勢懲治這些壞人。”朱瀚對於宋廉這個人還是非常欣賞的,作為與劉伯溫齊名的浙江名士,他的錦繡文章那也是非常好的,要不是他出仕比較晚,肯定也能像劉伯溫一樣在大明王朝內升遷到較高的官職。
宋廉這一次出任山東海州巡按御史,可謂是政績滿滿。
朱瀚又把剩下的一批桉卷看了一遍,卻立刻就是發現了一個問題。
“宋先生,這幾個人都是罪名不小,為什麼對他們僅僅判處了這麼輕的流放,而他們的土地卻沒有沒收充公呢?”
朱瀚伸手指著面前的一卷桉子。
宋廉接過細細看了一下,然後才是有些無奈的說道。
“稟告殿下,這幾個桉犯,不是普通的升斗小民,都是曲阜孔家聖人後裔!”宋廉小心翼翼的說道。
“衍聖公,什麼衍聖公!我大明到現在都沒有什麼衍聖公。”朱瀚立刻就有些不高興。
其實這一件桉子無非就是普通平民百姓狀告幾個惡霸,在山東海州一帶巧取豪奪土地,借用衍聖公的名義,把原本屬於這些平民百姓的荒地給侵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