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老哥朱元章商定了去巡查山東的事情之後,大明朝廷立刻給劉伯溫加上了太子少傅的頭銜,然後讓他權領山東巡撫,加都察院左都御史,給派到山東去外放。
劉伯溫擔任山東巡撫,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大明皇帝朱元章對於劉伯溫的異常重視和信賴。
劉伯溫也一直希望到地方上一展自己施政為民的才華,此番擔任山東巡撫自然也是非常高興,立刻就是帶著親信隨從去山東赴任了,絲毫沒有人懷疑皇帝朱元章的深層用意。
隨後,大明朝廷又是一番官員調動,把原本的山東統軍總管戚祥改任為山東都司代理都指揮使。
不久之後,大明皇帝朱元章專門頒佈了聖旨,從江浙一代的名士中挑選了一批有才學和聲望的名士,讓他們去山東的各個州府擔任巡按御史,一共幾十個名士。
一時之間,整個江南士林都是大受鼓舞,他們都覺得大明朝廷這是重點青睞江浙名士的表現。
一批江浙名士到了山東擔任巡按御史之後,一個個都是想要大展拳腳,紛紛對於各地州府的陳年積桉進行了一次集中性的審查,竟然還真的查出許多冤假錯桉。
不論是哪朝哪代的桉子,巡按御史們都一個個費盡心思核實,最後重新上報朝廷審理。
這些巡按御史的兢兢業業,頓時讓是大明朝廷這山東百姓心目中獲得了極高的聲望。
原先那些藉助蒙古人勢力在鄉間為非作歹的豪紳地主們,也頓時一個個驚慌失措起來,唯恐巡按御史們查到自己頭上來。
正在這個時候,又傳來了大明英王殿下即將要來山東巡視的新訊息。
一時之間,整個山東的不論官場還是民間,立刻又是一番震動。
很顯然,英王來山東視察,肯定要有大動作的!
許多人都覺得,大明王朝官場的第一把火,這是要燒在山東這個地方了啊。
。
。
。
。
山東,海州。
一支掛著漂亮白帆的艦隊,正從海面上緩緩地駛入海州的碼頭。
這一隻艦隊足足有二十多艘大小船隻,其中有將近一半都是擁有火炮和大型橫帆的最新型戰艦。
“一年多沒有回來了,這次終於又要回家了。”英王側妃劉三娘站在船甲板上,呼吸著帶著腥味的海風笑嘻嘻地說道。
“你這都要當孃親的人了,就不要這麼不老實,乖乖的在船艙裡待著不好嗎?”朱瀚從後面走上來說道。
雖然只有十六七歲,但是按照這個時代來說,朱瀚馬上就要當父親這件事,絲毫沒有引起別人的什麼驚訝議論。
反而整個大明朝上下,從皇帝朱元章和皇后馬秀英,一直到英王府的侍從們,全都是為英王側妃懷孕有喜的訊息高興不已。
朱瀚這一次巡視山東,正好也就把劉三娘給一起帶了過來,順道看一看,回一趟孃家緩解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