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郝度元之死,兩萬叛軍投降,劉羨領晉軍和平進入冀縣。
但天水叛軍的投降僅僅是招撫的一個開始。事實上,現在的劉羨依然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做。
招撫兩個字說來簡單,好像就只需要對面投降就行了。但實際上,投降的這些人該如何處理,接手的地區該如何管理,叛軍和當地漢民之間該如何協調,又如何組織恢復當地的民生,這種種事務,都包含在招撫之內。
若是在平常時期,其實也沒這麼麻煩,背靠大後方作戰,軍人只負責作戰,作戰之後的環節自有朝廷去操心。但在眼下孤軍深入的前提下卻是不可能的。
秦州已失序數年,朝廷就算得知收復的訊息再派官僚前來接管,最少也需要兩三月時間,而在此之前,這些擔子就只能壓在前線的將士們身上了。
孟觀大概也是考慮這一點,才說服了賈謐,讓民政能力出挑的劉羨和張軌來負責此事。
好在劉羨也不是第一次,對於如何從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處理民政,他已經有些經驗了。何況隨行的將士中,還有李含、索靖這種擔任過地方郡守的官僚,都能為他分擔政務。所以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劉羨的招撫工作都還算順利。
他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與略陽蒲氏聯絡,要求蒲洪履約。蒲洪確實守信,不僅給晉軍送來了糧草,同時還主動聯絡略陽諸部氐人,向劉羨上交人質。並且移交街亭、隴山等上隴重要關卡。
而在天水這邊,依然有大量的胡人部族隱藏在山林中。劉羨則採用了放還部份胡人俘虜的策略,讓他們四處宣揚晉人的政策,劉羨也在郡內四處張貼布告。表示除去齊萬年本人及其族親之外,其餘胡人並不追究,同時今年不收賦稅,明年再恢復孫秀到來前的低稅政策,即每戶納賨布一匹即可。
除此之外,劉羨又開始檢地查冊,追認胡人耕田的同時,又把此前所投降的胡人俘虜發配到地方上開荒,並且和當地的漢人流民約好,這些墾荒的田地來年將歸屬給他們。
當然,這年頭也不可能一味的寬仁,郡內始終有些不願意投降,死硬到底的胡人馬寇,又有些胡人部族三心二意,暗通款曲。劉羨並沒有放縱的意思,安排李矩、張光不必有忌諱,只要有證據,查到哪裡就抓到哪裡,犯事者盡數斬首,傳首於兩郡諸縣,而後再送往孟觀處。
如此一來,兩個月很快就過去了,轉眼到了十月份,天水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南路晉軍在天水、略陽兩地也算是站穩了腳跟。
恰好這時孟觀那邊也傳來了訊息,說張軌那邊也已經說降了新平的竇首,安定的彭蕩仲,招撫的任務,至此就算完成一半了。而根據朝廷的回報,大概半個月之後,接管的官員就能趕到。到那時,劉羨就可以率軍南下了。
到了這個時候,劉羨也算是閒來無事,便領著李矩、李盛、薛興、孟平、呂渠陽等幾個下屬朋友到拜訪隴右名族,同時遊覽散心。
作為安樂公世子,在天水郡,他有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那就是天水姜氏所在的蘆灣塢。
天水郡自東漢時就有四姓顯赫,分別是姜、閻、任、趙四族,雖然比不上第一流的名族,但在地方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土皇帝。當年馬超之所以無法在隴右立足,使得涼州重回曹魏治下,天水四姓可謂居功甚偉,曹操對其也讚賞有加。可誰也沒有想到,在短短十四年之後,天水竟然出了姜維這麼一個讓曹魏最為頭疼的叛徒。
但無可置疑,他也是漢室有史以來最無私的忠臣。
在姜維之後,天水姜氏雖然還在冀縣存續,但由於姜維的負面影響,還有這些年朝廷對秦涼的掌控下降,其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等劉羨前來拜訪時,天水姜氏所在的盧灣塢已經顯得頗為破敗了。
一眼看過去,這裡原本應該是個可以囊括上千人的大塢堡,望樓、女牆、糧倉、水庫一應俱全。可外圍有許多屋舍牆壁都年久失修,有的樑柱甚至裸露出來,在風中呈現出一股已經徹底腐敗風乾的灰白色。
不難看出,應該是由於族人的減少和財力的衰弱,姜氏已經支撐不起這樣一個巨大的塢堡了。
“盛衰無常啊!”孟平策馬環顧周遭,由衷地嘆說道,“誰能想到,姜維的發跡並沒有使家族興盛,反而使家族衰落呢?”
“這無關緊要。”李盛淡淡地說道,“他的膽氣舉世無雙,即使千秋萬代之後,也會被人所銘記的。”
這句話沒有人能夠反駁,但看到眼前這破敗的塢堡,人們難免還是感到一股傷感:人生真如枝上之落花,隨風飄零,不知所終,究竟有誰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呢?
他們抱著這樣的感慨,終於走到蘆灣塢前。
劉羨之前已經投過名牒,所以劉羨來時,此時的姜氏首領姜盛已有所準備,他就領著塢內的上百族人在門口等待。此時雙方見面,真是胸中有千言萬語,卻不知該如何說起。
劉羨此來,目的肯定是來拜祭姜維的。
但眼前的這些姜氏族人,一直是魏晉的臣子,和蜀漢並不存在聯絡,劉羨很難對他們產生什麼責任感,而且過多的交集反而會加深他人的猜忌。可另一方面,姜維的所作所為又深刻地影響了他們的命運,導致姜氏日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