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晉庭漢裔> 第七十三章 年關(4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年關(4k) (1 / 3)

轉眼來到了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元月,距離古木原之戰已經過了四個月時間。

年前劉羨過得很是忙碌,哪怕是帶傷,也不敢多加歇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主要是夏陽新增了六千餘戶人家,二萬多人口,這是原先夏陽戶口的兩倍,實在不能不讓他多加操心。故而這四個月裡,劉羨跑遍了夏陽,為這些人登記戶口,劃分田地,新建房屋,倡議產業,可謂是忙得腳不沾地。

但與勞累相應的,則是夏陽巨大的發展。原本夏陽只有六個亭,劉羨來後,經過三年勵精圖治,將原本的十一亭徹底恢復。不料在這四個月裡,他又一舉增設了十六個亭,七個鄉,單從人口上來講,夏陽也算是一躍成為關中有數的大縣了。

雖然從短期來說,這猛然增長的人口是巨大的負擔,但從長期來說,這些人口又是無價的財富。劉羨原本經常埋怨,夏陽短缺各種工匠,這才限制了發展,經此一事後,卻是什麼都不缺了。

無論是鐵官司急需的鐵匠,弓匠,還是有名的醫師、橋工,到珍稀的紙匠,現在可謂是應有盡有。劉羨不敢怠慢,都為他們設定了相應的工坊,雖然眼下只是一個框架,但只要能正常發展下去,夏陽未來的繁華是可以預見的。

當然,困難也是少不了的。夏陽並非是河東那樣遍地良田的地方,縣城周遭的好田已經開墾殆盡了,龍門渡北面的韓原倒是一塊不錯的地方,地勢平坦,又能引大河水灌溉。只是因其過於靠近邊境,再往北就是當年龍門賊以及胡人活躍的地方,難民們多不肯去。劉羨只好苦口婆心地勸誡,同時又設法承諾說,在韓原以北修建七座塢堡,如此才打消了眾人的疑慮。

至此,到了年關,劉羨才歇息下來,和幾位屬下親朋們過個好年。

此時的年關,節日尚沒有後世的豐富,但也初具雛形。

在正月初一這一天,人們聞雞鳴便起身,然後所有人身著整齊的衣帽,按長幼尊卑拜賀,一起飲酒喝桃湯。

只不過這次飲酒有兩樣不同,第一樣是飲酒順序不同。往常是老年人先喝,但這一日則是年輕人先喝,因為元日代表著新的一年開始,年輕人又成熟長大了一歲,而老人則又失去年邁了一歲。

第二樣是飲酒的酒不同。元日大家飲的酒是屠蘇酒,據說屠蘇酒是漢末神醫華佗創制而成的,其配方為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中浸製而成。宴會各人飲用以後,希冀能以此強身健體,在新的一年裡百病不侵。

而正月初七這一天,又稱人日,人們在這一天用七種菜製作湯羹,同時以人為剪綵,貼在門窗上,屏風上,然後一起登高望遠,向天地祈福。

到正月十五,還沒有形成發達的燈會和元宵,但人們也會組織祭祀門戶,迎接紫姑(蠶神),制宜男蟬(乞子)等活動,向種種會被後世遺忘的小神祈禱,希望自己這一年的種種願望能夠成真。

劉羨當然也遵照了這些習俗,在洛陽的時候,他會覺得麻煩,但是在遠離家鄉的時候,他卻又不自主地感到懷念。

家人們還好嗎?阿蘿還好嗎?士稚他們又還好嗎?想到這,就連父親劉恂的模樣都沒有那麼面目可憎了。

每個月劉羨都會給洛陽寫信,但無論是寄信還是收信都很不容易。就比如去年平亂,導致弘農戒嚴,劉羨就一連三個月沒有收到家信。一直到去年的冬月和臘月,才又收到阿蘿寫的兩封信。

阿蘿在信中也沒有寫什麼特別的東西,無非就是往常一樣,問劉羨最近過得如何?有沒有什麼好訊息?又自述家中的種種瑣事,哪位叔伯又添了孩子,哪位兄弟又成了婚。信寫得很長,劉羨讀起來卻覺得很短,洛陽的過往似乎都歷歷在目,讓他更加思念家鄉了。

其中臘月收到的信裡寫有一件大事,阿蘿在信中說,二伯劉瑤在十月末生病去世了,好像是胸痺發作,一刻鐘之內就去世了。如今已經下葬在東塢北面。

得知這件事後,讓劉羨倍感悲傷。家中的諸位長輩中,二伯劉瑤是自己最敬重的人了。雖然他嘴碎,總喜歡說一些無甚有用的道理,但性情溫和,待人和善,又有學識,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老好人。劉羨本以為他會活到七八十歲,沒想到卻這麼早就離去了。這讓劉羨更感到時間的殘忍。

不過少了一名家人,也多了一名家人。就在元康四年冬月甲午,劉羨的長子出生了。

這是一個生下來足斤足分的小子,孩子個頭大,面板紅潤,看起來很健康。這是劉羨的第一個孩子,他高興又憂鬱,給長子取名叫劉朗,小字奉藥,寓意是希望他能夠健康長壽,性格開明。

在正月十五的晚宴上,劉羨把襁褓中的劉朗抱出來,指著孩子對著朋友們感慨道:“我現在看見奉藥,胸中就感到喜愛和害怕,你們說,我能夠培養他成才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