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祖逖在洛陽的活動也到了關鍵時刻。
其實按照常理,以劉羨和祖逖的人脈,想要將劉羨營救出廷尉詔獄,最好肯定是走太子司馬遹的門路。
但祖逖卻敏銳地察覺出不對。在眼下的朝局中,司馬遹恰恰是一直被賈后針對的那個人,是沒有力量也沒有決心與皇后鬥爭到底的。
“太子的名頭雖然唬人,但楊濟之亂時,他連自己的衛率都控制不住,險些喪命,遑論救人呢?”
他私底下這麼和劉琨分析,並對太子的前景很不看好。
“最多也就是讓他想辦法拖一拖,真正要救人,還得讓一言九鼎的人開口。”
可現在除了賈后之外,哪裡還有能一言九鼎的人呢?楚王司馬瑋死了,汝南王司馬亮死了,太傅楊駿也死了,這些無限接近皇權的人都已經離開人世,真的還有能夠和賈后抗衡的人嗎?
在祖逖看來,還真有一個。
那就是梁王司馬肜。
梁王司馬肜,晉宣帝司馬懿第八子,雖然到目前為止,他的名字雖然偶有出場,但似乎又並不重要。
畢竟無論是倒楊政變還是楚王之亂,梁王都不過是口頭參與,坐觀成敗,並沒有什麼動作。但只要研究梁王的履歷,便不難發現,他確實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泰始元年,梁王司馬肜升任北中郎將,督鄴城守事;
太康四年,代孔洵監豫州軍事,加平東將軍,鎮許昌;
太康五年,代下邳王司馬晃監青、徐州二軍事,進號安東將軍;
而現在,也就是在元康元年,司馬肜轉任徵西大將軍、都督關西諸軍事,不日就將到長安赴任。
西晉在立國之初,除了洛陽之外,最重要的城市就是鄴城、許昌、長安,並稱為三大方鎮。除此之外,就是針對東吳而精心建設的青徐二州。
結果司馬肜不僅先後出鎮了鄴城、許昌兩大軍事重鎮,同時也在青徐廣植黨羽,而今更是要到長安去坐鎮。
單論這份在軍中任職的資歷,司馬肜可謂是冠絕朝堂。
可以說,不管梁王司馬肜會不會打仗,他在軍中的影響力都是無與倫比的。哪怕是已死的楚王司馬瑋與汝南王司馬亮,恐怕都相差甚遠。
可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為什麼會在朝堂的歷次風波中默默無聞呢?
因為司馬肜是個真正的聰明人。
作為司馬懿的兒子,他不是那種精明表現在臉上的假聰明,而是知道怎樣生活最愜意的真聰明。
什麼雄心壯志,什麼王圖霸業,在他看來,那都是假的,都是空的。
人一輩子就短短几十年,睡覺就要花去一半光陰,可供自己揮霍的時光本就寥寥無幾。
一個聰明人,怎麼會花費時間在爭權奪利上呢?不妨多花時間享受生活,這才不至於白來人世一遭。
所以司馬肜早年聲色犬馬,年紀輕輕就熬壞了身體,導致如今六十歲了,仍然沒有一個兒子。
可世道就是這麼詭吊,一個沒有兒子,無心權位的藩王,恰恰被當權者們所欣賞。這些年來,明明對國家沒有什麼貢獻,一堆人打來打去,搶來搶去,司馬肜什麼都沒做,偏偏官位卻越升越高。
到現在,資歷比他高的人都死完了,他也就自然成為司馬宗室第一人了。
但權位變了,司馬肜的心態依然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