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他認識孟瑤太晚了。
如果他早些認識孟瑤,他一定會勸孟瑤再等等。
在當下,子女狀告父母,是駭人聽聞、令人不齒的新聞。
可過個幾年,簡直不要太普遍。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呂新華除了感嘆幾聲,也不好太糾結。
他只能拼命勸解孟瑤。
甚至說出了後世網路上最流行的話,“嘿嘿,你呀,就是揹負的心理負擔太重。”
“你太講道德了,所以才會被人綁架。”
“孟瑤,記著,只要咱沒有道德,任何人都綁架不了我。”
就像在那個充滿極品的大雜院,什麼一大爺、什麼二大爺,都不過是些多管閒事的糟老頭兒。
哼,鄰居們出了事、鬧了矛盾,他們就跳出來主持公道。
勸說的時候,話術都是固定的老一套,動不動就拿“都是一個院子裡的鄰居”說事兒。
鄰居怎麼了?
在一個院子裡住著,我就要無條件的幫助別人?
做好事,那也要我樂意!
我如果不樂意,任誰也不能對我進行道德綁架。
呂新華或許自己都沒有察覺,他已經走向了一個極端,身上不由自主就帶著一股戾氣。
這,或許並不應該怪他。
他穿來之前就對大雜院的眾人沒有什麼好感。
已經認定大雜院裡都是極品,他看所有人都戴了有色眼鏡。
所以,哪怕是正常的行為,或者在後世不太正常、但在這個時代約定俗成的行為,呂新華都打從心底裡排斥!
孟瑤這個勇於跟渣爹抗爭的女孩兒,就被“特立獨行”的呂新華當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己。
孟瑤:……其實,並不是!
孟瑤是幾百年前的古人。
她從小接受的思想,就是三綱五德。
她會反抗餘興旺這個親爹,不是因為她勇敢、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