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著,身邊的同鄉忽然拉了他一下。小林清泉猛地抬起頭來,對方神色嚴峻地朝自己點一下頭。於是小林清泉收起了心中的興奮,雙手緊緊握住火銃,將槍托頂在右肩肩窩。
眼角的余光中,隊長已經緩緩站起,右手握著軍刀,左手舉起手銃。
一百多名倭人士兵全部將槍口對準面前的木牆。幾分鐘後,牆壁另一側傳來一聲大喝,隊長頓時發出吼聲,同時扣動手銃的扳機。
狹窄的走道里瞬間被巨響充滿,濃郁的白煙讓所有人都幾乎無法呼吸。面前的牆壁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破洞,士兵們齊射完後同時前衝,撞破木牆後衝入殿內。
皇太極緩緩從地上站起,看著倒在自己幾丈外的代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換在代善的視角,他會看到皇太極猛然撲倒在地上,戈什哈發出一聲大叫,緊接著自己正對面的牆壁冒出連成一條線的破洞。
在下一瞬間,自己就被一股無法抗拒的巨力推起,身子如同秋風中的稻草一般被吹起,向後飛出幾米後翻倒在地上,撞倒連片的桌椅。還在半空中翻滾時,他的耳中就會聽到雷霆般的巨響,那是火藥在槍膛裡爆燃的響聲。等他躺倒在地上,在生命裡的最後幾秒,他或許能看到一百多名穿著正黃旗盔甲的矮個子士兵從牆那側衝出,渾身帶著白色的硝煙,手中握著上了刺刀的火槍。
小林清泉吶喊著衝出走道,耳中由於槍聲震動,暫時還聽不到聲音。他徑直衝過皇太極的身邊,兇狠地將刺刀貫穿一個呆呆看著自己的建奴,把那人頂倒在地上。
腳踩住那人的腹部,小林清泉把刺刀從他的胸腔中拔出,帶出一抹溫熱的鮮血。那人身旁還躺著一人,看年紀已經是四十多歲的樣子,胸口中了兩槍,腹部中了一槍,還有一槍打在胳膊上,整條左手都被打斷,現在還在往外冒血。
小林抓著火銃捅了那人的脖子一下,確保這廝已經死透。他看著那人睜大的眼睛,裡面滿是不可思議。
大殿外已經響起喊殺聲,早已蓄勢待發的兩黃旗精銳兇猛地砍殺自己的同類。跟隨代善前來赴宴的是他的次子碩託,他在倭人士兵第一輪齊射中僥倖未死,肩膀被流彈擦了一下,左臂完全使不上力。
早在皇太極忽然撲倒在地上後,碩託就猛然感到不妙。捱了槍子後,他抽出佩刀就朝外殺去,毫不管自己被打翻在地的阿瑪。兩名朝他衝去的倭人士兵被他先後殺死,竟硬是在人群中衝出一條血路,撞破大殿大門。
殿外早已廝殺成一團,數十名朝大殿內衝殺的兩黃旗白甲對上碩託。紛飛的箭雨如同雨幕般密集,碩託的鎧甲上插滿了搖擺的箭支,面部也插著一支箭尾。他慘叫著揮動順刀,被白甲們一擁而上殺死。
這場政變只持續了二十多分鐘,以代善被齊射打死為起點,兩紅旗殘部在八角殿外投降為終點。五百多名兩紅旗夷丁被誅殺在殿外,建州一共死傷者上千人,遼陽東京城內血流成河。
唯一的不足,大概在於代善並沒有和嶽託一起到來。鑲紅旗主嶽託在八角殿火併的第一時間,便率領千餘騎兵衝出駐地,一路向北逃亡。
皇太極沒有下令追殺,他必須抓緊時間穩定遼陽局勢。八旗自老奴時代開始便保持著各自為政的習慣,後金大汗的權勢一直不高。此時正紅旗旗主代善被擊斃、鑲紅旗旗主嶽託逃亡,其他五旗旗主和各旗精銳被困遼南,整片遼中腹地只有皇太極一人掌握權力。如今兩黃旗已經控制遼陽,兼之澳宋海軍借貸了一批糧草從三岔河運到海州,皇太極已經有了機會整合八旗。
隨著遼陽政變落下帷幕,後金正以最快速度完成從部落聯盟到中央集權的轉變。等到秋天來臨、遼南包圍圈內的後金軍隊被依次放回遼中後,後金已經有了身為國家的氣象。歷史的車輪在澳宋的作用下駛向未曾設想的道路,遼東局勢朝著不可預知的方向演變。元老院的計劃在一點一點實現,參謀部盡心為紛亂的遠東編寫劇本。我們每個人都清楚,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將軍和總督的一句話,就有可能改變數十萬人的命運。
我們盡心盡力,惟願對得起大宋的利益,對得起人民的利益。至於是否對得起我們的良心,這並不是身為國防軍人應該考慮的事情。
注1:在遼陽事變中,我軍派遣了日本皇軍協從軍幫助皇太極,他們在政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注2:指不包括北海道島的日本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