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李如初回憶錄> 明國:風起遼東 第一二八章 政變(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明國:風起遼東 第一二八章 政變(2) (2 / 2)

這個人,才是計劃實現的關鍵。

————————————————

中午時分,普蘭店灣內,隨皇太極前來的一千多名建奴騎士已經全部登船。他們的坐騎和他們待在同一個艙室裡,希望這些嬌貴的馬匹不要在海面上拉肚子。

每間船艙裡裝了兩個人、兩匹馬。艙室的大門被從外面鎖住,荷槍實彈的日本附庸軍士兵把守在走道里,他們得到授權,可以隨時擊斃他們認為有威脅的目標。

一艘驅逐艦將為船隊護航。隨著艦長一聲令下,由3艘運輸船和1艘驅逐艦的運輸艦隊揚帆起航。它們將沿著海岸線離開普蘭店灣,順時針繞過西中島和長生島,一路抵達蓋州。根據皇太極本人的情報,兩黃旗在蓋州部署了二十幾個牛錄的兵力,佔那兒總兵力的大多數,他完全有把握一舉控制蓋州,然後率領大軍星夜兼程趕往遼陽。

是的,遼陽。在皇太極和代善之間,誰先回到遼陽,誰就有更大可能控制住空虛的後金中央。東江軍方面的最新訊息,代善很可能還在瀋陽一帶。如果皇太極抓緊時間的話,他還是有可能搶先自己的兄弟一步。

碧藍色的海水被艦艏劈開,雪白的浪花翻滾在船身周遭。皇太極站在驅逐艦的甲板上,深深地凝視著從兩側向後退去的山嶺。

一萬多接近後金軍隊被他捨棄在遼南包圍圈,一共三萬多人的大軍隨自己南下,現在自己身邊卻只有一千多騎,甚至自己還要坐著敵人的軍艦趕往自己的國都。即便是再雄心勃勃的君王,也無法不為這樣奇幻的經歷感到失神。

從蓋州到新金,陸地距離超過150公里。在皇太極率軍南下時,後金軍隊一共走了一週左右。而現在,藉助東南季風的運輸艦隊,卻只需要兩天不到的時間就能抵達蓋州沿海。

7月17日傍晚,皇太極已經看到了蓋州的城牆。

艦隊慢慢越過連雲島南端。連雲島在戰爭前駐紮了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連。這個小島距離蓋州非常近,划著木筏都能度過,冬季結冰後如履平地。我軍早在剛登陸遼南時就派出船隻攻擊連雲島,將島上少量後金兵肅清。在戰前的歲月裡,從連雲島登岸的海軍陸戰隊無數次襲擾在蓋州附近耕種的後金包衣,弄得後金整個蓋州沿岸草木皆兵。

在連隊撤離幾個月後,滿載建奴騎兵的澳宋軍艦,又一次來到這裡。

連雲島在蓋州西北二十里,地處清沙河河口。經西河口入清河行駛二十里,便到達蓋州城外,清河河道距離蓋州城約一里,極大的節省了人力。在老奴起事之前,從山東出發的船隻讓此處繁華無比,大型海船可以在連雲島或西河口卸貨轉運至平底船,拉縴上行至蓋州。和三岔河的牛莊一樣,蓋州曾經有過作為主要港口城市的光輝歲月。

建奴佔據遼東後,南四衛的百姓被奴爾哈赤屠殺得乾乾淨淨。千里無人煙,繁華的蓋州從此荒蕪下來。直到皇太極上臺後,各旗受到的約束大大降低,蓋州又逐漸變成後金和明國海商走私的港口,由此逐漸恢復生機。

綏芬河號驅逐艦的艦長站在皇太極旁邊,笑眯眯地從望遠鏡裡觀察著海岸。在那兒,正在煮鹽的包衣們發現了泛海而來的澳宋軍艦,在真夷的呵斥下驚慌地逃離海濱。

“這恐怕是你們以後唯一能得到海鹽的地方了。”艦長隨口說了一句。按照投降書上的規定,後金失去了旅順東面的所有沿海地區,蓋州以南的廣大區域也無法進入。蓋州若是丟了,後金就連鹽都要找明國走私或者從我國進口了。把蓋州留在後金控制區,就是我國給後金留下的命門——這個命門恰好握在我們手裡。

艦長在戰前也到過這兒,那是他作為艦隊參謀,跟隨明國東北商業集團的走私船一起來到這裡。商人們將江南的工場生產的貨物賣給後金貴族,他則帶領海軍學校的學員們考察水文。

“黃酋長,給你的部下打聲招呼吧。”艦長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對皇太極說了一聲。

皇太極輕輕一嘆,隨即笑道:“自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