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李如初回憶錄> 明國:風起遼東 第八十一章 一天假期(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明國:風起遼東 第八十一章 一天假期(1) (2 / 3)

原本從明國的天啟年間,澳宋第一次和東江鎮建立聯絡時,把居住在遼南海島和遼東山區的東江鎮平民搬遷到臺灣、濟州和琉球的計劃就已經被總督區民政廳提出來。只是由於明國人特有的故土情節,加上那時後金匪幫的進攻勢頭並沒有集中在遼南,因此只有幾千人的平民願意乘船來到臺灣——這部分平民被分配到當時剛剛建市的高雄。

到了今年初夏,情況早已不能和五六年前相比了。不但廣寧淪陷,遼西局勢一潰千里,而且自從奴爾哈赤死後,皇太極是越來越重視牽制後金側翼的東江鎮,毛文龍們面對的壓力也在與日俱增,不得不同意大規模轉移平民。

赫斯曼坐在車上,一頭金髮的大腦袋一直湊在視窗,看著一望無際的工地發愣。

第一批到來的東江鎮中青年人都被組織進了施工隊。此時,他們都戴著黃色安全帽,揮動著鋤頭鏟子,在澳宋工程師和土木工程系的實習生的指導下挖設地基。

成百上千人一起在陽光下勞動,嘹亮的口號聲和號角聲此起彼伏。鮮紅的旗幟在海風中飄揚,不時有婦女組成的後勤隊在工地上唱歌,為他們的丈夫兄弟鼓勁。

赫斯曼已經看呆了去。他從未想象過,幾千個人在一起勞動,還有這樣高計程車氣。在他家鄉那邊,即使是男爵親自帶著騎士去抓農夫服勞役,每二十幾個農夫就有一個拿著鞭子的管事看守,那些懶惰成性的莊稼漢也是費盡心思的偷奸耍滑...而在這裡,他還沒看到一個監督工人計程車兵或者騎士,而這些完全靠自覺的工人們卻沒有一丁點偷懶,每個人都鼓起全身氣力去幹活。

“一定是澳宋制度的優越性!”實在想不出原因後,赫斯曼下意識地把這些奇妙的景象歸結到澳宋國的特殊性上,“一定是澳宋的社會制度比歐洲好!那些愚蠢的容克和朝廷根本沒有這種本事!”

“噢,不對。我在新加坡看到被俘獲的西班牙葡萄牙水手,那些人渣在士兵的看守下也不肯好好幹活!看來不僅僅是澳宋制度好,澳宋人民也是上帝的子民!他們那麼勤勞,那麼誠實,比歐洲人好一百倍!”

馬車在一條小溪邊停下,赫斯曼拉著我和江小白下車,準備近距離觀察一下工地上的人們。

幾個站在馬路邊休息的姑娘引起了我們注意。赫斯曼這人雖然生得人高馬大的,在歐洲也是個反動邪惡的封建地主階級,欺男霸女的壞事肯定沒少幹,但在這裡面對華族女子卻畏畏縮縮不敢上前,還是江小白上去和她們打招呼說話。

那幾位女子都是義務文工團的,剛剛在工地上演唱了一首《南方紅》,現在正在坐著休息。見我們過來想了解一些勞動方面的事情,其中一個穿著紅色短袖的年輕姑娘便高興地站起來,嘰裡呱啦說個不停。

“俺哥就是建築隊的,他在那邊幹活。”那姑娘指著遠處一面紅旗所在的地方,“你們看,就是旗幟下面那批,俺哥可是那個隊的隊長,他們對這周出了兩個勞動標兵,還拿了流動紅旗!”

“流動紅旗是什麼?”赫斯曼一口古怪發音問道。

姑娘有些好奇地抬頭看著這個金髮碧眼的大個子,笑嘻嘻地說:“就是住建廳提出來的,每週都有官員下來考核,合格的小隊就能掛流動紅旗,還能拿獎金呢!”

赫斯曼撓撓頭,心中又記下一筆:要有流動紅旗,給優秀的小隊發錢。

“你們都是遼東人?”江小白笑眯眯地問。

那姑娘面對神色俊逸的江小白,態度馬上就溫柔起來:“對啊,俺家原來是鐵原的。後來建奴韃子起事,明國朝廷一碰就碎,俺爹就帶著俺和俺哥一路逃跑,跟著毛大帥到了寬甸,上個月才來了臺灣這邊。”

“你們害怕建奴嗎?”這倒是我問的。

“怕啥,有啥好怕的?”姑娘奇怪地看著我,彷彿在看一個外星人。“以前你們澳宋來之前,我們是有一點怕的...但也不怕太多,因為有黃斯通將軍,他從來不會打敗仗的,從金州到旅順從來都是砍建奴的腦袋。”

“不過那時袁崇煥狗賊和山東狗官都卡我們糧食,一千石糧食運過來,能給他們漂沒三百石、四百石!(注2)”

“不過你們澳宋來了之後,我們就再也不怕了!建奴那時開始就沒在我們這兒打過一次勝仗,來多少輸多少,糧食也再也沒有缺少了。”

正說著,另幾個女子喊了一聲,那紅衣服的姑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連忙跑過去,和她的同伴一起聚集,站在土坡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