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卻早已有一人跪坐在主位,見到幾人來後也沒有起身,只是稍稍點頭致意。
守隨信吉先恭敬地鞠躬行禮,再面對著那人半跪下取下拖鞋,穿著白襪走入木地板,來到那人身側跪坐好,面對還在門口的兩人微笑致意。
李國助含笑著躬身,輕輕脫掉靴子擺在房門前,將靴子頭部調整向外,這才與鬼一一起進入。
他走到房間中央的矮桌前,盤腿坐下,向對面那人頷首致意:“您就是秀就大人吧,鄙人李國助,有禮了。”
即便身前就是著名的外樣大名,關原之戰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的長子,本州西部首屈一指的強大勢力主人,長州藩藩主毛利秀就,出生商人世家,連姓氏都是透過拜乾爹買來的鬼一法眼依舊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畏懼。奇特的是,毛利秀就本人似乎也沒有對這種大不敬的行為感到憤怒。
無他,來者身後有一尊龐然大物般的帝國。
這位藩主微笑地接過李國助雙手遞來的一份文書,在上午的陽光下開啟,仔細地閱讀一遍,隨後將它交給身旁的守隨。
房門外,穿著潔淨正裝的御家人輕輕關上房門,將四人的話語阻隔在房間內。
————————————————
下午快兩點時,封閉的房門才開啟,李國助和毛利秀就兩人手牽手走出,一路保持著熱情的微笑,好似久未見面的親人一般。
沒人知道的是,一份在第一次宋日戰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的條約,已經簽署並蓋章完成,此刻就在秀就的懷裡揣著。
由於簽署地點在馬關城,此份條約被稱作《澳宋長州藩馬關條約》。根據這份條約,長州藩正式脫離幕府陣營,加入了以澳宋為首的反幕府統一戰線。
當然在幾個小時內把長州藩拉進澳宋統一戰線,當然不是李國助一張利口的功勞,要不然他直接能以此功封從男爵了...
一方面是長州藩在守隨信吉和東江軍的黃斯通將軍長達數年的貿易中早已積累了交情和信任,另一方面,就是長州藩和德川幕府長達兩代人的恩怨了。
唉,這一切的一切,要從一位叫袁始天尊...叫毛利輝元的人說起。
毛利輝元君是“戰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的孫子,這個人的表現,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心比蒼天高,手比豆腐軟。因為眼高手低,時不時要各種倒黴。
此君最著名的一次失敗,便是豐臣秀吉死亡後,為了爭奪天下而在德川東軍和豐臣西軍之間爆發的關原合戰。
在東西兩軍在關原決戰的時候,西軍在戰場上的總人數達到了大約十萬人,其中光是毛利本家以及毛利家分支小早川家和吉川家三家的兵力就有三四萬人——只是這三四萬人由於毛利輝元老大的常年無能和三家之間的矛盾分裂,以至於根本無法團結一致,在戰場上不是圍觀就是倒戈。
接過毛利君一不做二不休,竟然還聽從已經被德川家康收買的二五仔吉川廣家的建議,以在戰後保全毛利家領地的條件,對東軍消極避戰。又加上小早川家乾脆就投降了東軍,直接導致西軍全線崩潰。
不過當時毛利本人還帶領一萬多人駐紮在大阪城,這座被譽為當時“日本第一”的金湯之城。若是他聽從城內的立花宗茂等人的意見,據城死守,未必不能拖到天下有變。
結果這人骨子裡的投降主義情緒又冒上來,再次對德川家康投降......然後德川家康當場展示了政治家的變臉絕活,把長州藩的封地從一百二十萬石給削到三十萬石。
從此長州藩失去了領袖西國的強大基業,也在心中埋下了對幕府的“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