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四月的最後一晚時,中線的局勢已經非常明顯了。
晚飯後我就在東彼杵營地裡的辦公樓召開戰前參謀會議,最後審驗了一次部署。為了在最遲後天爆發的決戰中一舉解決掉唐津軍團,來自東、西兩線的中層軍官們也來到了會議室裡參與討論。
“參謀長,說一下我軍部署。”
聽到我的命令後,站在地圖前的陳繼盛立即開啟手中的資料夾,抬頭望了會議室裡擠得滿滿當當的軍官們一眼,左手拿起指揮杆指著地圖道:“是的,司令同志。”
“諸位請看,根據今日下午傳來的最新訊息,東線的東江軍第一營、平戶藩附庸軍第一團已經收復伊萬里,敵松下川在北面二十里下寨抵抗。國防軍一個陸戰連、平戶藩第二團(缺兩個營)已登陸福島,正在肅清島上的少量殘敵。另,國防軍陸軍第一營、東江軍第三營,平戶藩第二團兩個連已經在平戶港集結,隨時可以登船。”
“中線方面,國防軍陸軍第二營已經進入硬土要塞,其中額外擴充了一個炮兵連,一共裝備4門75毫米炮和8門50毫米炮。另,自濟州調來的一個東江軍騎兵營已經恢復戰鬥力(主要是馬匹的水土不服狀態消失了),最遲明日凌晨可以進入硬土城。至那時,硬土城內將擁有不少於一個國防軍營,一個騎兵營和兩個佐賀藩營的力量。至於虛空要塞,佐賀藩的一個營已經替換了原有的國防軍部分。”
由於木馬計劃那時還沒有公開,陳繼盛在介紹中線時說的比較含糊,這也是為了保護軍官們的安全。
“西線沒有較大變化,佐賀藩第三團替換了第一團,依然駐防津久葉城。換回來的第一團將乘船至長崎,和擴軍完成的城防部隊合編為預備旅,具體番號現在不能下達。”
“基督教那些人準備的怎麼樣了?”我問道。
從上個世紀開始,葡萄牙人就把基督教傳進了日本,九州島便是基督教進入的第一個區域——不過日本人把基督教叫做“切支丹”。在豐臣秀吉主政時期,日本政府就開始驅逐、敵視基督教,到了現在德川秀忠麼,那就是徹底舉起太刀來解決宗教問題了。
不過在我澳宋擊敗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又打服了十八芝海盜團伙,大舉進入日本後,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精神,九州地區的基督徒們被團結起來,統統皈依到“忠君愛國天主教會”的名下接受鄧肯神父的指引——這個天主教分支是東江軍的一個將軍發明的,看上去從裡到外都透出異端邪說的氣息(注1)。
“長崎的基督徒已經組建了一個十字軍團,下轄四個營,但是武器配備很差。”陳繼盛微微皺著眉頭說道。他對這個完全由信仰基督教的平民組成的軍隊…或者說烏合之眾很沒感覺,每次看到這批什麼軍事技能都沒有,卻滿腦子都是什麼“為天主盡忠”的小矮子,他都會莫名地有一股反感。
“武器差沒有關係。”我擺擺手道,“有人就行了,反正都是一群炮灰。”
“對了,你安排人從附庸軍裡挑一些軍官插進去,別整個十字軍都是不懂打戰的文盲。還有,給旅順的鄧肯先生髮函,請他務必派遣一些神職人員來長崎。”
“是的。”陳繼盛點點頭,繼續向軍官們介紹情況和安排部署。
稍稍聽了一會兒會議後,我便離開會議室,前往樓下的另一個會議室——那是非戰鬥參謀們工作的地方。
政委在走廊裡等著我,他是昨天才從呂宋來到的,名叫王順傑,中校軍銜。
他見我出來,便笑道:“裡面討論的怎麼樣,能不能直接打垮對面的倭人?”
按照慣例,政委是不會直接參與軍事方面的事情的。因此我儘可能簡單地把方案講述一遍,重點是即將展開的木馬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