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章當了她幾十年的徒弟,清楚靈玉的性格,知道她這裡不會有標準答案,便又仔細思索了一會兒,繼續道:“依徒兒所見,這兩位之前的名聲未必是假的。就算初時,皇叔的禱天冊文為真心,後來見新帝年幼,說不定也起過取而代之的念頭。至於那位權臣,初時謙恭,後來篡位,也不是不可能。說不定掌權之後,慢慢生了權欲。”
靈玉含笑道:“今日講道到此為止,你慢慢體會吧。”
方明章沒有任何懷疑,起身施禮離去。
他知道靈玉的習慣,有時興起,會講上大半天,沒什麼興致,就隨便講兩句,兩者都很正常。
等到方明章離開,靈玉慢悠悠飲了口茶,問那位青年:“孝玉,你覺得呢?”
這名青年,正是程孝玉。當年蓮臺之會結束不久,他就晉階圓滿了,四十多年過去,還未結嬰。
程孝玉睜開眼,抬起頭:“在師姐心中,我到底是那位皇叔,還是那位權臣?”
“我怎麼知道?”靈玉給了個非常標準的答案,“重要的是,在你自己心中,你是誰?”
程孝玉沉默了許久,道:“師姐覺得,我也不曾看清過自己嗎?”
靈玉長嘆一聲,眺望著遠處的青山碧水:“孝玉,還記得我們初次見面的情景嗎?”
“……記得。”程孝玉輕聲道。就是那次相遇,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你覺得,當初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是否同一個人?”沒等程孝玉回答,靈玉抬起手,阻止他說話,“不用告訴我,我不是在暗示你任何事情。你把這個問題,放在心裡仔細地想一想。”
程孝玉果然閉上眼睛,靜心思索起來。片刻後,他睜開眼睛:“是同一個人。”堅決的語氣。
靈玉便問:“既然如此,為什麼你心中還有那麼多的猶疑?”
“猶疑……”程孝玉喃喃地重複。
“這不是你渴望的生活嗎?你希望有一個光明的身份,能夠叫出口的名字,可以親近的親友長輩。你明明都得到了,為什麼反而猶疑了?”
“我……”程孝玉直覺地想要為自己的辯解,可張開口,卻發現自己辯解不了。
“有些人不瞭解別人,而有些人,連自己都不瞭解。你過著自己渴望的生活,卻在內心懷疑現在的自己是假的,你連自己都不相信,又怎麼能堅定道心?”
程孝玉半晌沒有說話。
他追尋了十幾年,都理不清自己的內心。明明一切都好,為什麼不敢邁出那一步?明明他什麼都有,為什麼這麼害怕?他害怕失去的,到底是外物,還是他自己?
“還記得我讓你挑選名字時,你的選擇嗎?”靈玉靜靜地道,“笑,孝,你選擇了孝。笑是為了自己,孝是為了他人。從那一刻開始,你就已經選擇了自己的方向。你害怕真實的自己,與渴望的自己是兩個人……我只能送你一句佛門之語:身在地獄,心向菩提。”(未完待續。。
ps: 這兩個故事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