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朱元璋對自己的稱呼從「俺」變成了「朕」,張輅就知道朱元璋是真的生氣了,皇帝發怒可不是鬧著玩的,伴君如伴虎這話可一點都不誇張,張輅為了自己的小命,倒也不介意自己當一回識時務的俊傑,只見他單膝跪地,立刻朝著朱元璋拱手道:「張輅觸犯龍顏,實在該死!還請陛下責罰!
」
誰知過了片刻,卻未聽朱元璋有什麼指示,張輅這才小心翼翼地抬起頭來,只見朱元璋的怒意明顯消散不少,只是雙眼依舊停留在張輅身上。
張輅也是心中感嘆,朱元璋不去練變臉簡直可惜了,這一會天晴一會雨的,這誰能受得了?
又過了片刻,卻聽朱元璋緩緩說道:「罷了罷了,你小子與允炆交好,俺要真治了你的罪,難保俺那皇孫不會怪俺。再說俺也知道,你說這些話確實沒什麼私心。」
看來朱允炆的面子還挺大,這是好事,眼見朱元璋恢復如初,張輅也是立馬開始表起了衷心:「謝陛下,陛下安排自有深意,微臣定會緊跟陛下意志,以後您指哪,微臣就打哪。」
朱元璋微微一笑,開口道:「起來吧,這話定是張玉教你的,張玉忠心耿耿,毫無私心,從來不爭不搶,若是這大明的臣子都能像你大伯一般,俺也就省心了。」
張輅也是趕緊朝著朱元璋豎起了大拇指,說道:「陛下真是慧眼如炬,微臣實在佩服。」
張輅說著就要起身,卻聽朱元璋說道:「丁斌交代不交代已經不重要了,即便他不說,也會有人說的,況且以王峕的能力,定然可以搞到證據,至於其他的你就不要管了,俺自有安排,你小子放心,俺不會讓你牽涉其中的。」
張輅穿越到大明已經有了不短的時日,張輅對朱元璋也是有了不少的瞭解,他發現朱元璋有時很愛發怒,有時又異常和善,這也算正常,畢竟人都是有好多面的,就比如張輅自己,有時候倔強執拗的厲害,有時候又會毫無節操的拍馬屁,而且還毫無心理負擔。張輅見過朱元璋的很多面,但還從來沒見過朱元璋對任何臣子解釋過什麼,君王說話都是一言九鼎,如今朱元璋說出這些話,已經是他莫大的榮幸,同時也算是做出了絕對不會讓張輅牽涉其中的承諾。
張輅是知道好歹的,他趕忙朝著朱元璋謝恩,之後便領命退去。
翌日一早,因為接了任務,張輅便沒去詹士府,而是在家中執行了幾遍內功便朝著刑部趕去,這倒也不算他偷懶,而是因為王峕還要參加早朝,所以即便早早去了刑部,也是見不到王峕的。
由於昨天已經來過,張輅到了刑部大門還未說話,便直接有人將他領入了偏殿,也依舊有人給他上茶。
不多時,剛剛下了早朝的王峕便走了進來,只不過與昨日相比,王尚書眼圈已黑,面容上也是憔悴不少。
張輅趕緊上前,朝著王尚書拱手道:「尚書大人真是勤勉,看大人這面容,恐怕是徹夜未眠吧?都是為了丁斌那個案子?」
王峕卻是哈哈一笑,趕忙說道:「都是為了大明嘛,也虧得本官勤勉,不然刑部還不知要積壓多少案件,我看小將軍也是勤勉之人,小將軍已經在這等了不少時間了吧?咱們為人臣子的,勤勉些也是應該,還不都是為陛下分憂」
王峕雖未直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也是將自己和張輅全都誇讚了一遍。
在官場之中這也算是正常現象,兩人又是互相客套一陣,嘴裡說著半真半假的話,不過卻讓人聽著十分舒坦。等客套完了,張輅這才朝著王峕道:「尚書大人昨天讓我帶的話我已帶到,不知丁斌那案子可有什麼進展?」
只見王峕一臉笑意,將手伸入懷中,掏出了一張供詞說道:「這一夜著實困了些,不過也還好不算白忙活,在陛下的皇恩之中我也算幸不辱命。」
很明顯,這一份就是丁斌的供詞了。
說實話,丁斌昨天給張輅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看他那樣子還是頗為硬漢的,一個人能做到連死都不怕還是非常難得的,可這個丁斌既然連死都不怕了,甚至在昨天動用了大刑之後也是絲毫沒有吐口,張輅本還以為審問丁斌的工
作會成為拉鋸戰,可著實沒有想到,只一夜的工夫,王峕不僅讓丁斌開了口,更是能在丁斌口中獲得了證詞,雖然張輅不知道王峕用了什麼方法,但不得不承認,王峕還是有些手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