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是最後一個抵達比賽場地的參賽選手,甚至沒有時間化妝,隨便打了個底就被拎到後臺去準備上場比賽。
其實化不化妝都一樣,反正鏡頭是自帶美顏效果的,而且同場競技的並沒有如章光航那般的不化妝都不好意思上臺的勁敵,有的只是阿諾廚師這種,讓人看著就兩股戰戰幾欲先走的大鬍子壯漢。
相同感覺紐約之光的那四名參賽廚師已經有點想走了。
阿諾廚師今天的心情顯然不太好。
大家並不需要知道他為什麼心情不好,阿諾廚師每天都有非常多的理由可以讓他心情不好。食材不新鮮,傻逼老闆又給他打電話,大洋彼岸某個腦殘美食評論家又寫文章噴他了,亦或者是早餐不好吃,工具人不好用這種小事情都能讓他生氣。
原因不需要知道,大家只需要知道阿諾廚師今天不高興就行了。
阿諾廚師不高興,節目一定很精彩。
攝影師傅們都準備好了,只待比賽一開始就用鏡頭完整記錄下阿諾廚師指著旗下幾個小弟破口大罵,shit頻出的場面。
“怎麼樣?剛才工作人員有說比賽規則嗎?”江楓因為來得晚,一來就被領進化妝間匆忙畫了個根本看不出來的妝,錯過了所有工作人員的發言。
“說了,比賽規則挺簡單的。”吳敏琪道,“主題不限,只限制了每組只能出兩道菜,一道主菜,一道甜品,比賽時間還是之前說的12點到下午6點整整6個小時。”
江楓點頭,確實挺簡單的。
一道主菜,一道甜品,4名廚師,6個小時,綽綽有餘,就是不能吊高湯會小小的限制場上中餐廚師的發揮。
只要時間充足,哪個中餐廚師不想做一兩道炫技的高湯菜,讓對面的大鬍子廚師看看什麼叫湯的奧義。
時間長有時間長的好處,很多美食和美味都需要漫長的時間慢慢燉煮出來,中餐如此西餐也是如此。長時間的賽制雖然會影響觀看效果,但能更大限度的給廚師發揮的空間。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節目組選擇這麼大的場地卻不設定觀眾席的緣故。
所有參賽的廚師都在後臺等著,評委們已經坐上評審席。主持人也開始對著空無一人的演播廳裝做臺下有觀眾的樣子,聲情並茂的向大家介紹本次參賽的16位廚師和4位評委。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本次參賽的評委和選手都很牛逼,廚藝比賽我們是認真的。
一通長達十幾分鍾,最後估計會被剪成幾分鐘的介紹後,16位參賽選手按照先前彩排的那樣,在聚光燈的照射下登上舞臺(同時也是比賽場地),走到各自的出廚藝臺前,等待比賽開始。
伴隨著大螢幕上巨大的電子時鐘開始進入倒計時狀態,好味道中美廚王爭霸賽半決賽正式開始。
食材區在舞臺的左側,比起上次測試半決賽的食材更加豐富,可以說一個普通人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食材這裡全都有,江楓可以清晰地看見第2排的竹筐裡裝的是鮮活的菜蛇。
比賽開始,沒有人動。
每組參賽選手都在各自的廚藝臺後圍在一起,討論半決賽應做的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