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擺盤的方式不同。
趙善選用的北歐長方形方盤,盤中五隻蝦同個方向排成一條,芡汁很厚,顏色也偏紅,番茄醬的紅蓋在蝦上呈現出一種別樣的色彩,蔥花撒在最上面乍看上去是不錯的,唬外行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比如說,韓貴山,他就被唬住了。
趙善的茄子大蝦先被端上來,他看了一眼就誇道:“看上去還挺好吃的啊!”
其餘四位內行人笑而不語。
“這是粵菜。”朱昌提醒道。
“粵菜?”假粵省人韓貴山震住,隨即釋然,他離開粵省的時候番茄醬是什麼都不知道,這肯定是新菜,一定是新菜。
一邊自我安慰著,韓貴山一邊夾起一隻茄汁大蝦。
芡汁太厚,順著大蝦往下滴,一入口,番茄醬的味非常濃重,甚至蓋住了蝦味。
吃完自己的那隻蝦,韓貴山有點奇怪,現在的粵菜都這樣了?這菜讓他兒子來吃估計會喜歡,畢竟韓攸信小胖子來者不拒抱著番茄醬就能喝一瓶,但是韓貴山是作為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企業家,有點接受不了如此重的番茄醬味。
看了看其餘位評委,看不出表情。
韓貴山猶豫了下,還是打了分。
分數一出來8.1分。
涼了。
趙善虛假地笑著表示自己的心態良好,輸也輸得有風度。
空盤被撤下去,章光航的茄汁大蝦被端上來。
工作人員小姐姐臉上掛著標準的微笑,穩穩當當地把盤子放在評委們面前。
章光航用的是傳統圓盤,大蝦被擺成開花圓形,芡汁薄,只在大蝦上薄薄地裹了一圈,盤中很乾淨。得益於過油的時候用鍋鏟擠壓了蝦頭,蝦的顏色又紅又亮。
“他們兩的茄汁大蝦怎麼樣子差這麼多?”張茜坐在休息區不解地問道。
“他們的做法不一樣。”江楓解釋道,“趙善挑蝦線是開背挑,他沒壓蝦頭,提色全靠番茄醬。章光航是用牙籤挑蝦線,他剪了蝦腹,勾芡芡汁薄,樣子看上去差很多。”
章光航做了八隻蝦。
“不錯。”裴盛華誇道。
“是不錯。”朱昌附和。
“很不錯。”韓貴山跟風,章光航做了八隻,他能吃三隻,自然很滿意。
相較於趙善的茄汁大蝦番茄醬的味濃厚,章光航的茄汁大蝦番茄醬就是標準的作料,用來提味,沒有蓋住蝦肉本身的鮮甜,綠葉襯紅花。
“那個趙善是不是不擅長做茄汁大蝦?兩個魯菜廚師比這個幹嗎?”江建國無法理解這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