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明末大宗師> 第294章 血海鏖兵(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4章 血海鏖兵(二) (1 / 2)

按照崇禎的想法,劉宇亮早飯後看見他的手詔,當天午後就會上疏謝恩,請求陛辭,迅速馳赴戰場,他想,劉宇亮雖系文臣,但聽說他善於擊劍,從前在翰林院供職時天天與家童以擊劍比武為樂,看樣兒對於用兵打仗的事情也不外行。

他其實已經降低了要求,不求劉宇亮能夠衝鋒陷陣,但願他能夠聽話,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然後去到軍中展現一下首輔的威望,使士氣為之一振,諸將不再畏縮不前,各州、縣不再遇見清兵就望風瓦解。

在崇禎的期盼中,能夠完成這個任務應該是不難的,只要劉宇亮做到這一點,就算是了不起的功勞,就使他滿足了。

一直耗到午飯前後,他終於沉不住氣了,兩次向王承恩問道:“劉宇亮還沒有請求陛辭麼?”

王承恩回奏說:“劉宇亮尚未請求陛辭”

頓時,一種無力的煩憂籠罩心頭,他的意識裡劉宇亮不再是個完人了,於是不高興他說:“古人在《禮記》中有云:‘凡為君使者,已受君命,言不宿於家,君命不宿於家。’他怎麼如此遲緩?”

在皇帝的無限期盼中,約摸磨蹭到未初刻,劉宇亮的謝恩疏果然被送進宮來。但是這封疏叫年輕的崇禎皇帝大為失望。劉宇亮在疏中除向皇上謝恩之外,求皇上派他去督察諸軍,代皇上鼓勵士氣,催促諸帥作戰,而不要使他接替盧象升總督諸軍。

這時候,滿懷憧憬的崇禎才恍然大悟,“督察諸軍”和“總督諸軍”雖然一直支援,可是內涵卻大不相同。劉宇亮的原疏只是請求去督察諸軍,而不是要帶盧象升刀兵戎馬總督諸軍。

這個鬧劇不是人家劉宇亮造成的,只是因為他急於派人代替好大喜功,卻又眼高手低的總督盧象升挽回目下頹敗的局面,所以從在沒有弄清作者原意的情況下,草草下了手詔。不過,如此一來,劉宇亮既想立功又害怕直接領兵作戰的心思,也被他看透了。

“怎麼辦呢?是同意劉宇亮的請求還是維持他的手詔?”他一時不能決定

恰在這時,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德化進殿來,輕聲向皇帝啟奏,“輔臣楊嗣昌請求召見。”

崇禎一時不明白自己的首輔何時如此悠閒,他問內相王德化:“他有什麼緊急事情?”

王德化躬身回奏:“奴婢不知。可能是為大學士劉宇亮督師的事。”

崇禎頓時就明白了,他心裡想,“聽一聽首輔楊嗣昌的意見也好。”

“宣他到文華殿中等候召見。”崇禎覺得還是正式召對方好,要不然史官不定會胡說八道些什麼。

未末申初時候,崇禎擺駕乘輦到了文華殿,而首輔楊嗣昌已經在此恭候很久了。

在楊嗣昌行過了一跪三叩首的常朝禮之後,崇禎啟聲問道:“先生有什麼事情要奏?”

楊嗣昌重新跪下,叩首道:“臣是為大學士劉宇亮督師一事,前來求見陛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