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越說越感傷,哭喪著臉兒,如喪考妣,看得旁邊兒的魚販子一臉懵逼。
廢話不提。
臘月二十六,離新年還有四天光景。一陣響徹雲霄的喪鐘,貫徹整個京城。太后娘娘終究還是沒能熬過這個寒冬。
鬧市裡的小商小販不知為何忽然天降大雪,急匆匆地收拾好攤位,雪已經在地上蓋了白白的一層。
慈寧宮東暖閣,哀嚎的哭聲中,油盡燈枯的太后,帶著對天朝盛世的憧憬和對皇上殷殷不絕的惦記,撒手人寰。
半個時辰後,難產兩天兩夜的琳嬪,產下三公主。
皇上跪在太后靈柩之前,幾次撞棺被大臣宗親們死死攔住。
靈堂上,東乾西坤中間安放著太后棺槨。
大殿上東邊以莊親王為首,跪著幾位武昭先帝的手足兄弟,幾位老王爺身後是以北平王起,然後恭親王,西寧王……
大殿西邊,皇后跪在隊首,太子跪在皇后半步之後,然後一步遠的地方按照尊卑高低,跪著皇上的後宮妃嬪。
司禮官極盡哀思的引禮下,皇上帶領文武百官後宮妃嬪,三跪九拜,叩首哀嚎
回憶太后波瀾壯闊的一生,所有人無不感慨涕零。
杜家庶女,機緣巧合被嫡母撫養,年及二八,以家世蔭,待選入宮。
初為麗嬪,次年產女,得封貴嬪,武昭十八年,產皇六子,即當今皇上。再拜麗妃。
武昭十九年,王皇后薨,以淑妃之尊,與寶華夫人統管後宮事宜。
武昭二十年,皇七子加封皇太子,寶華夫人薨逝。
次年,由淑妃晉封為皇后。
武昭三十年,武昭帝暴斃於綴錦宮蘭雲殿,輔永安皇帝即位,是為母后皇太后。
永安十一年,永安皇帝駕崩於紫宸殿,太后力挽狂瀾平息東安太妃反動集團政變,立獨子榮親王為新君,繼續母儀天下。
婉瑩託著高聳的巨腹,跪在皇后身後,追隨著皇上的祭拜,也畢恭畢敬地向太后表達自己的哀思。
禮畢之後,眾人攙扶皇上起身,大殿上震徹雲霄的哭聲戛然而止。
誰也沒有想到,眾目睽睽之下,皇后竟然一躍而起,撞在太后的棺槨之上,暴血而亡。
鮮紅的熱血,飛濺在雪白如冰的白色幔帳上,溫熱的鮮血,逆著絲綢的紋路,在幔帳上幻化成一把把鋒利的血劍,直插在場所有人的心窩。
中宮皇后多年無寵,依仗太后的扶持,在後宮苟延殘喘,如今太后駕鶴西去,皇后用自己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寂寞無聞的一生。
婉瑩當時就站在附近,看著皇后額頭上的鮮血如同一條條毒芯子,一點一點吞噬著皇后慘白如石的臉。
所有人都在猝不及防的時候,婉瑩清晰地看見,皇后臨死之前,是那樣怨懟地看著自己。又是那麼不甘心地閉上了眼睛。
婉瑩堅定地認為,皇后絕不可能是情願以身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