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軍官衝進帳內,慌張大喊道:
「殿下!殿下!瓦多利多雷的科西嘉人有動作了,他們全軍出動,向尼斯的方向進軍了!」
維托里奧王子瞬間愣住了:
「尼斯...?他們難道要...?!」
......
眾所周知,彼時的法蘭西王國與撒丁王國之間有兩大領土糾紛,其一是位於阿爾卑斯山外的薩伏伊公國地區,其二便是位於利古里亞邊界的尼斯地區。
尼斯,地處馬賽與熱那亞之間,同時也是一座與馬賽齊名的、繁華富裕的貿易城市。
這座海港城市由於位於利古里亞與普羅旺斯的交界處,因此其所有權也在法蘭西與撒丁王國之間來回易手,單單是在十八世紀,尼斯就已經在兩國之間易手三次了。
一直到二十三年前,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亞琛條約》簽訂,撒丁王國才又一次從法國手裡奪回了尼斯。
作為撒丁王國最為重要的一個出海口,尼斯對於王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論是為了這裡的貿易收入還是海軍基地,撒丁王國都絕對離不開這座城市。
而在維托里奧王子得到訊息的同時,安德烈·達武所率部隊已經逼近這塊充滿紛爭的土地了。
行軍途中,一位下屬軍官滿面擔憂地扭頭望了一眼身後稀稀拉拉的隊伍,而後看向安德烈·達武:
「長官,我們真的要對尼斯發動進攻嗎?」
安德烈·達武素來沉默寡言,面對部下的質疑,他只是點點頭,惜字如金一般:
「尼斯幾乎沒有駐軍,可以輕取。」
如今撒丁王國的軍隊主力都在維托里奧王子手中,安德烈·達武也事先進行了偵察,確定此時的尼斯在軍事上就是一座空城。
「這點我們也知道,問題是我們不可能在後面守住尼斯。」
那軍官的目光又看向了身後的隊伍:
「您總不能指望這些農民真的像正規軍一樣作戰吧。」
儘管這些士兵看上去與尋常的科西嘉兵士毫無二樣,都身著全套制服與配件、肩上也扛著嶄新的滑膛燧發槍,但這軍官非常清楚,這些人根本不是來自科西嘉的國防軍士兵,而是安德烈·達武在瓦多利多雷強行徵召的農民與鎮民。
不久前,當安德烈·達武接過了第一獵兵團第四營的指揮權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整座市鎮連同周邊村落封鎖起來,隨後將所有的成年男性徵召入伍,編入部下軍隊之中。
同時,仗著勞倫斯·波拿巴首相的授權,安德烈·達武也向法蘭西的普羅旺斯行省提出了大量的補給請求。
依靠著法蘭西的補給援助,安德烈·達武一方面利用補給數量和頻率迷惑了撒丁軍的判斷,同時也輕鬆地給這些徵召入伍的新兵提供了全套制服與武裝,並向他們支付了高額薪水。
得益於此,這些強行徵召而來的新兵並沒有出現士氣低落、軍心不穩的情況,他們積極配合日常的訓練與達武的命令,不少生活貧苦的貧民甚至希望能夠在科西嘉軍內長期待下去。
撒丁軍的維托里奧王子也正是被這批徵召兵所迷惑,做出了科西嘉軍主力在此的判斷。
現在的維托里奧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安德烈·達武手下真正具有戰力的部隊,也不過是勞倫斯交給他的那五百人的獵兵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