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父皇和張陽的談話,李承乾痛苦地扶著額頭,又是這樣,最近張陽也不知道怎麼了,聽他說一句兩句也就算了,聽他說多了就感覺會被嗆死。
難不成這也是和鄭公學的嗎?
很快,李承乾當即否定了這個想法,鄭公平時很和藹與他談話也是如沐春風,並不像張陽這般,一語中的又讓人不好反駁。
一個巨大的財富就在眼前,李世民又覺得還清女婿的錢指日可待。
讓一旁的太監撤去眼前的食物,李世民站起身朗聲道:“張陽,你心中有具體的事宜安排嗎?這裡只有房相與太子,你不用遮遮掩掩。”
“臣明白了。”再是行禮,張陽繼續道:“首先控制西域,其次遏制住吐蕃並且治理吐蕃,如果吐蕃也能對天可汗萬民歸心,那麼便可以談吐蕃收入大唐版圖的事宜,臣以為明年讓松贊干布來長安之後,便是最佳時機。”
看李世民點頭了,張陽再是講道:“陛下平時應該少吃酒肉,這對身體不好。”
剛覺得心情不錯的李世民又被澆了一盆冷水。
“還有陛下應當多多關心官學開辦事宜,至於西突厥的事情還請朝中交給外交院全權辦理。”
李世民緩緩點頭,“朕會讓玄齡去你們外交院走動,你們的佈置事宜,中書省也可以給你們安排人手。”
“多謝陛下,臣就先告退了。”正要離開,張陽又回身再次叮囑道:“陛下少吃油膩食物,酒水也要少喝,看陛下今天氣色不好,要多注意身體。”
“朕知道了。”
李世民煩不勝煩,這小子越來越像魏徵了,將來說不定還會比魏徵有過之而無不及。
外交院做出來的成績與開疆拓土無異。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覺得一個外交院能夠用好,可以有堪比千軍萬馬的戰功。
又與房玄齡商議許久,李世民這才回到立政殿,他將一張巨大的地圖掛起來,這地圖上畫著的就是大唐的疆域與吐蕃的疆域。
看李世民臉上帶著笑意,長孫皇后笑道:“陛下看來心情很好。”
“以前是朕小看外交院了。”
“是吐蕃的事情已辦成?”
“嗯。”李世民在土地上畫了一個圈,圈住了西域和吐蕃還有高昌一片,“這小子時常鼓勵朕,說朕要有雄心壯志,只要事情順利以後這一大片都會是我大唐的版圖。”
長孫皇后給李世民披上外衣,“妾身為陛下賀。”
李世民頷首道:“收復漢時安西四鎮之地,收復吐蕃,對張陽來說好似這份功業還不夠。”
“張陽平時就是一個勤儉的人,像他這般人怎會有如此野心。”
“觀音婢可知道當初張陽為他老師立碑,他到現在也沒有去祭拜過。”
長孫皇后疑惑道:“陛下不該這般揣測臣子心意,既是立碑之事不能這般去想張陽的為人。”
“你的意思是朕不該追究?”
“不是不該追究,是不能追究。”長孫皇后小聲講道:“當年不可與現在同日而語,張陽自長安發跡便是一個鄉野小子,妾身以為他師承何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張陽是一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