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01 禮物 (3 / 3)

高建武並不知道司徒先生在遙遠的地方費盡心思給他準備禮物。隨著產業的不斷擴大。新生的工廠一座接著一座誕生。他手裡面能夠派出來的人才就越來越少了。

儘管開闢了很多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夜校進行人才培養,但是這些措施都不是可以應急的。很多生產線上都急需熟練的工程師才可以順利運轉起來。

為了新建生產線的順利運轉。高建武不得不抽掉一些成熟工廠的工程師轉場到新工廠進行傳幫帶,輕工業生產線比起重工生產線來說,好像技術難度要低一些,但是也不是隨便找些年輕工人就可以運轉起來的。

紡織工廠,捲菸廠,食品工廠,從生產線消化吸收,重新設計生產除錯到正式運營,中間多少環節需要成熟工程師進行支撐,高建武在高峰時期哪怕同時建成了幾個工廠,但是技術人馬只有一套的時候,就不得不挨著一個接一個帶出來進行正常生產,才接著去除錯下一個。

土建方面溢位來的人力資源,使得不同根據地的工廠建設幾乎都是提前計劃蓋好,生產線裝置方面,在吃透了生產技術後,晉陽那邊爆出的機械裝置生產產能很快就能複製出十套二十套生產線出來。

依託高建武先期爆出來世界領先的機床技術和相應工業母機,機床產業已經變成了一大產業,機械加工能力短期內爆出了何止十倍產能。

輕工業這些生產線裝置生產對比P51野馬戰鬥機一類軍工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找準測繪出來的生產線裝置尺寸,那是要多少套都能複製出來多少套。

對於這種內迴圈的需求,高建武現在定價還比較低,就是在物料成本上進行計劃利潤的增加,這樣相比進口生產線的價格來說,高建武直接將他們打下去了一半都不止。

畢竟現在生產幾乎沒有什麼研發成本的攤銷,主要就是材料費和加工人工費加上少量的利潤。

正是因為有這個能力,高建武的輕工發展規劃的步子才會走得那麼大,服裝業、紡織業、食品加工、捲菸生產這些一年翻一番都是最保守的。

對於基數低的產業,產能一年增加十倍二十倍都很正常。

哪怕就是紡織、繅絲這種傳統民營比較強的產業,高建武都直接翻了兩番產能,現在開始大規模生產牛仔布、棉布和絲綢。

在某個石化工廠的化工實驗室,一批科學家正在按照高建武指示的方向研發滌綸,按照他的指示方向,從國際上找到了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為原料在實驗室內首先研製成功聚酯纖維的論文,高建武指示他們在這個技術基礎上研究出來可以用於紡織工業的纖維產品,用於紡織和服裝業。

現在基本纖維已經做出來了,但是染色和纖維的柔韌性還有很大問題,涉及服裝上需要特殊的親水性纖維技術,抗過敏纖維處理,抗菌處理技術,高蓬鬆技術這些方面也需要大量探索。

高建武倒是沒有讓他們一蹴而就,但是他清楚這個技術的突破,那會成為服裝業的一個殺手鐧,作為新一代的服裝面料,人造纖維有著棉花和絲綢沒有的很多特性,在全新推出後,高建武有很大把握藉助這個新服裝面料去衝擊服裝業的高階。

哪怕這個東西很快就會淪為大路貨色,但是現在剛造出來後,高建武要控制一下節奏,把這個東西朝高階先推,然後再從高階打中低端的方式,席捲服裝業。

就在他發愁人才難求的時候,司徒先生髮來電報,說是在美洲為他物色了上千名各類工程技術人才,簽了一個三年合同,司徒先生已經支付了第一年的薪酬,這批人已經在前往華夏的一艘包下來的客輪上面了。

他們平均工作年齡在7年以上,涵蓋了高建武現在開辦輕工業的主要工程技術體系。

收到這個電報的時候,高建武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司徒先生實在是太善解人意和大氣了,這一千多人才,一年薪酬不菲,司徒先生直接就付了一年作為送給高建武的禮物!

確實不愧是高建武最為特殊和貼心的商業夥伴!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