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現在教育程度普及率實在是太低了。根據地根本沒有這麼多農
業種植的技術人員來支撐。
高建武冥思苦想了一會兒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發現還是得從教育這一塊入手。原來自己為工業發展制定的幾個高校基本上都沒有涉及到農業這方面的。
現在當然也沒辦法再按照高校建設這條思路去落實農業技術的傳播。
高建武想到了原來時空的夜校模式。
準備按照現在技術條件,抽到一批農業專家組成師資隊伍,首先按照每個縣抽調一部分骨幹進行農業技術集中培訓,讓這些縣裡的技術人員學習好技術後,然後回到縣裡開辦夜校,把鄉村兩級的技術人員培訓再抓起來。
這樣的話首先要解決的是實用技術培訓教材的問題。高建武不可能讓技術專家從基礎的原理講起。而是著重於實用和淺顯易懂。
想到這裡,高建武把農業技術培訓教材編寫作為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單列出來。
然後從糧食的種類出發,列出了小麥、稻穀、玉米、穀子、高粱、紅薯、大豆、土豆、胡豆、豌豆等大宗糧食類作為首期需要進行實用技術培訓的型別,開列出來一個清單。
從選種、育苗、田間作業、追肥、灌既等幾個方面應該怎麼樣詳細操作,列出實用技術包含的內容。
...
大旅長一句話,讓高建武殫精竭慮有了好多天才把這個事情理出一個頭緒來。
「建武,我這趟路真沒白跑,看了你這些措施和方案以後,我感覺解決吃飯問題還真的有希望了。這幾天真的辛苦你了。
如果你的方案推廣出了成果,千千萬萬老百姓都會感謝你,說不定把你供為萬家生佛。」
大旅長看著一雙黑眼圈的高建武,翻開看了看高建武手寫的農業問題解決思路的草桉,越看越驚喜。
因為高建武在這個方案裡面一點都沒有玩虛的。從雜交水稻的科研專案到農業藝校的技術傳播途徑,每一項都列出了詳細要解決的問題。
雖然說接下來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但是有了這個思路以後,大旅長彷彿看到人人都能吃飽肚子的那一天。
因為高建武對於雜交水稻育種成功的定義,是畝產500公斤!這是什麼概念呢?當前水稻畝產正常年景條件下就在200公斤上下的水平,高建武這是直接要翻一番都還不止啊!
雖然不知道高建武是從什麼地方得到這樣的資料,但是從以往行事來看,高建武從來不在這些大問題上說虛話。
「旅長,那可不行,絕對不行!這件事後續我是沒必要參與了,我也就這點水平,這個方案呢我是提出了一個思路,如何完善還得你找領導和專家們,就別給我署名了。」高建武嚇了一跳,趕忙推脫道。
萬家生佛,開玩笑,這個帽子實在是太大,高建武承受不起。
「行啦,你也別怕這怕那的,剛剛也就是跟你開個玩笑,咱們幹革命工作的不興講這一個。說起來你這個方案要做的事情可是真多呀。
光是提綱就寫了10多頁。接下來這一套工作恐怕真的不少。回頭我把這個方案報上去以後。你這邊作為思路的提出者,不可能就此撒手不管,接下來怎麼做還得你來把關和指導方向呢。」大旅長擺擺手。
「時間緊,任務重,我就不在這裡瞎扯了,我得趕緊回去把你這個方案吃透,形成材料彙報上去。這個事情我們要做就往大里做。解決整個根據地的吃飯問題可不是一個小問題。我相信領導們也是十分關心這個問題的。」
...
大旅長說的事情,很快就應驗了。當他把報告遞上去以後,果然引起了高度的重視,這件事情甚至變成了根據地第1件要事。
雜交水稻的研究很好決策,領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