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孔明燈的時候,每個孔明燈下面都連線著一條長繩,當孔明燈升空並且藉著風勢飛到城市的上空的時候,幾名士兵握住長繩猛烈地晃動。在孔明燈的頂端吊裝著一柄鐵錘,依靠鐵錘的晃動來打碎了陶罐。
陶罐破碎後,猛火油遇到下面的火苗就開始燃燒,這就燒燬了孔明燈,使得它掉了下來。士兵們鬆開繩索,任由它隨風飄落。
火球落到了地面,點燃了下面的物體,就造成了這場巨大的火災。
連片的大火,將整個城池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場,火場中間的溫度高達數百度,無數的高句麗人葬身火海。
高句麗人也想救火,可是如此大規模的火災如何去救?
不久,城門開啟了,很多高句麗人為了逃避大火,逃出城來。唐軍接收了這些人的投降,也不趁機進攻城池了。他們沒有必要,也進不去這座火城了。
大火整整燒了兩天一夜,安市城基本上成為了一座死城。
大火熄滅後,在唐軍勸降之後,殘餘的高句麗人開城投降了。
事後統計,在這場人為製造的火災中,死傷的高句麗人竟然多達5萬餘人。
安市城被攻下以後,李世民釋放了一批在安市城中殘存下來的高句麗人,讓他們去散佈唐軍操縱天火的恐怖的戰鬥力。
接下來,唐軍所到之處,高句麗人基本上都是開城投降了。
唐軍所向披靡,元日前,唐軍已經越過了鴨綠江。
長安城。
這些天來,李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製消防裝置上。李佑畫出的圖紙十分精準,高壓水泵這結構並不複雜,可是個零件都要求十分精密,古代缺乏切削打磨工具,每一個零件都要依靠著工匠們用手工製作,難度很大。
不過,唐朝的工匠們的技藝還是很高超的,按照現代的評判標準來說,工部的很多工匠都達到了八級工的水平。
工匠們終於製作完成了一個高壓水泵,在測試的時候卻發現噴出水龍的距離僅僅不到15尺,原因是密封圈的質量不過關。
此時沒有橡膠,工匠們只能用水牛皮代替,水牛皮在潮溼的環境中容易變質腐爛,韌度也不夠。
李佑給工匠們出主意,讓他們採用鋼製的密封圈,上面纏上棉線。經過測試之後,效果還不錯。
這天,第一輛消防車研製完成了。這是一輛由兩匹馬拉動的四輪馬車,上面加裝了一個容積1500升的水櫃,配備六名消防員,裝備了高壓水泵、噴槍、摺疊式消防梯等消防器材。
尉遲恭很感興趣,他和皇甫睿一起,親自去進行了測試。
齊王府。
尉遲恭和皇甫睿來到齊王府,向李佑彙報了消防車的測試結果,基本上達到了設計的消防能力。
就在他們討論如何組織大批生產消防裝置,建立一支正規化的專業消防隊伍,並且在以後向全國推廣的時候,李承乾派人來了,又有一個難題擺在了李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