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龐大的艦隊駛近海岸之後,在視覺範圍之外,停了下來。
為了達成突襲的效果,海軍陸戰隊先行出動,他們到了港口外面,也停了下來。
海軍陸戰隊校尉喬斌,今年31歲,是個瘦高個,有點駝背,當年他入伍的時候,因為身材偏瘦,又有些駝背,受到了官兵們的嘲笑。
後來,貞觀6年,在洞庭湖剿滅水匪的戰鬥中,數千征剿大軍進攻受挫,不得不暫時後退。
喬斌從小在洞庭湖邊長大,熟悉水性,他只帶著三名同鄉士兵,憑藉著熟悉地形,夜間潛入了水匪的水寨,生擒了水匪的兩名主要頭目,逼迫3000名水匪投降了官軍。
喬斌因此晉升為軍官,後來一路升遷,成為了正六品的海軍校尉。
喬斌派出了一小隊士兵,划著舢板到了港口外面,他們悄悄地沿著防浪堤接近了碼頭,摸掉了百濟人的哨兵。
接著,海軍陸戰隊駛入港口,登上了碼頭,經過了短暫的激戰,殲滅了碼頭上的百濟守軍。
當他審問俘虜,得知佔據唐軍基地的百濟人只有1500人,剛才在碼頭上已經被殲滅了300人後,他乾脆不等大軍登陸,自己帶著海軍陸戰隊,就朝著全羅城裡進攻。
等到程處亮帶著大隊唐軍登陸以後,就看到海軍陸戰隊計程車兵們一個個興高采烈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王珏看到這種情形,不由得眉開眼笑,司馬炯和程處亮卻感到十分鬱悶。
這一仗,打出了眾人的信心。
第二天上午,司馬炯、程處亮、王珏、原登州東征軍第一、二軍軍使劉安進、沈明等人召開了軍事會議,他們決定沿著原有的基地邊界挖溝築壕,堅守待援。
兩天後,百濟人調集了1萬餘人,前來攻打唐軍。
在都督府所在的全羅縣城的城頭,司馬炯和程處亮正在觀察百濟人的情況。
百濟缺馬,尤其是濟州島被唐朝佔據之後,他們的戰馬的來源更加受到了限制,只能夠從高句麗購買戰馬,再加上地理環境的限制,騎兵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因此百濟人騎兵的數量很少。
這次前來攻打唐軍的百濟人大約13000人,只有不到500騎兵。
程處亮實戰經驗豐富,他一眼就看出了百濟人的短板。他指著百濟人的隊伍說道:“這些蠢貨,這裡的地形如此開闊,他們竟然沒有大批的騎兵掩護,這不是找死嗎?”
程處亮有底氣,他們雖然只有五千人馬,可全都是騎兵,目前這裡足有八千多匹戰馬。齊王李佑對於海外的基地大力支援,裝備和供給都是最好的。
司馬炯雖然是武將出身,可是他是地方軍,當過司馬,現在也是將軍,卻沒有指揮過野戰。他說道:“程將軍,打仗你比我在行,想怎麼打你說了算。”
程處亮昨天被海軍陸戰隊搶了風頭,正想打一個漂亮仗,也讓那些海軍們看看,到底誰才是陸地上的英雄。
他跟劉安進、沈明簡單商議了一下,然後分頭開始行動。
百濟人來到了全羅城下,正準備攻城,就看到城門開了,從裡面出來了大約1000名唐軍騎兵。
唐軍騎兵在城外列隊後,直接就朝著百濟人衝了過來。
百濟人雖然大部分都是步兵,可是看到唐朝人只有這麼點兒兵力,竟然就敢向自己的大隊進攻,不由的氣憤起來。
百濟統軍大將喊道:“弓箭手上前。”
3000名弓手聽到將令,從隊伍中間出來,排列成數排橫隊,準備放箭。
百濟統軍大將心道:“就你們這麼點兒人,不等你們衝過來,就叫你們都變成了刺蝟。”
百濟統軍大將久經戰陣經驗豐富,他看到唐軍開始進攻,並沒有急著下令放箭,他想等唐軍距離更近一些,然後給其以致命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