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訣只掐一個訣文,複雜的訣則要同時或依次掐多個訣文。比如飛捻北斗時,便須按唸誦七星隱名的速度捻過七星本文,唸誦和捻掐速度一致。
有時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間的交結,甚至雙手並用。
訣目的數量大,每一道派都會繪成訣譜,在本門內授受和運用。
一般道門派別的通用訣目,一是依據著仙人譜系,二是依據所要對付的物件。
道門的仙譜極為龐大,而且不同的道派還有某些不同。
但就通用行法而言,經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師和神將三大類,每一類都有相應的訣目。
尊神類的訣,比較常見的有“玉清訣”、“上清訣”、“太清訣”、“玉皇訣”、“天皇訣”、“北帝訣”等。
各個道派所奉的神靈還有區別,所以除了道教共通的三清四御外,還有其它更多的訣。比如神霄派,是以雷法為宗的,尊神就奉“玉清真王”。南宮一派,教祖尊神為“九天玄女”,所以用的尊神訣以“九天玄女訣”為多。
與尊神相關的訣,有時在訣的名稱中並不直接稱尊神名諱,而用其具有代表性的坐騎或法器等來代表。比如鍊度儀中迎請太乙救苦天尊,就掐“九頭獅子訣”,原來青玄上帝的坐騎是九頭獅子,這一手訣勢即為其坐騎的象徵。大小豬頭訣,掐之象徵鬥姥降臨。
原來為鬥姥拉輦的神獸名“獬”,其形象是七隻頭上生角的豬,故以之象徵接鬥姥駕。
法器為代表的如“三叉訣”、“劍訣”等。
祖師類訣,是代表本派祖師,道門以及民間道門教派系眾多,很難講清楚。關鍵在於開派祖師!
比如小微兄所習之“閭山.三奶派”,其“聖祖九郎訣”、“三奶夫人訣”就是各個法式中不可缺少的手訣。
代表神將的訣目數量也很多。因為道門神將的數目本來就很多,且各派法術所用的神將不盡相同。所奉請的神靈,就要用相應的神訣。
各個神將所管理的事物不同,就不能搞錯了。如畫符催生保產時,一定要用“高天君”的訣;鞭龍致雨時,一定要用“鞭龍訣”;驅邪一定要用“丁甲訣”等等。
至於要對付的物件,以及要達到某一個特殊目的訣,就更多了。因為治病、驅邪、鍊度、禳災的法術門類繁多,相應的訣目也就數量龐大。
這類訣目有以所要對付的邪、物立名,如“虎目”、“鬼目”等。有以法師的行持為稱呼,如“煞鬼目”、“禁鬼訣”、“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為號,如“三叉訣”、“劍訣”、“金針訣”等。
相關的法術體系中都繪成訣譜一一載明,法師行法時必須嚴格依式運用。
在符咒法術中,訣是必不可少的,俗雲:“一訣、二罡、三符、四咒”。由此可見手訣之重要,更遠遠超過咒語及符籙。
道門手訣,主要經由師徒相授,各教派之名或式樣或有不同,或同名不同樣,或同樣不同名,這都需要進一步整理研究。
修煉法術時,用訣很多。比如一套“解千斤榨法”,在唸咒時,就需要運用到“老君訣”、“金勾訣”、“銀勾訣”、“九牛訣”、“陰九牛訣”、“陽九牛訣”、“陰陽九牛訣”、“芭蕉扇訣”這八個手訣。
再如“殺豬不死法”中,就會用到“銅板訣”、“鐵板訣”、“引魂訣”、“青石訣”、“挫刀訣”。
手訣中,用得最多的要算是“劍訣”了。它代表了法師手持寶劍,在號令鬼神時,指空畫符時,都要用到它。
但是因為不同的用法,所捻成的劍訣就有不同!開劍有方法,這在《三天密法》中已經有記載。
而結成的劍訣,因為用處不同,又分出“七星劍訣”、“六甲劍訣”、“六丁劍訣”、“三元劍訣”、“吹芽劍訣”、“道祖劍訣”等十二種不同,每一種劍訣都有微妙的差別。
一道符畫完後,“度符”是必然的程式。在這個程式中,有一個重要的組成即手訣。
一般都需要“翻天玉印訣”、“三清章文訣”、“雙鶴訣”、“巴公楊柳訣”、“降魔杵訣”、“蕩邪訣”等的運用。而且還要加上這道符的用法神靈的訣。
比如在“蕩穢符”中,畫完後還需要加上“太白童子訣”、“穢跡力士訣”、“玉華司總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