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禁衛軍跟大明其他軍隊最終的制度是不一樣的。
“這禁衛軍第一任元帥就是我了,當然了,元帥不會實管禁衛軍,只做最高決策和對軍令簽字。”
“平時的領兵,練兵,管理,戰時行動,指揮,部署這些,還是各個軍長和參謀長的權力範圍。”
“每一任元帥都由皇帝,太子,太孫任職,只對禁衛軍做最高決策。”
然後朱雄英把禁衛軍的架構詳細的講了一遍,禁衛軍就算增加到十萬人,同一個大軍種也不會分多個軍,軍長就一個,有多位副軍長,十萬人只分三軍,陸軍,空軍,海軍。
暫時是十萬人滿編,畢竟是皇家親軍,皇宮上十二親衛,也才六萬多人,以後可以從裡面調人,然後再從其他地方補充人員。
洪武朝就只有上十二支親衛駐紮在皇城,一個衛五千六百人,後面才開始擴建成京營幾十萬人之多。
……
次日,朝廷對孔府的處置就張貼了出去。
衍聖公孔訥被砍頭,其子孫被釋放,安排在京城內生活,曲阜孔府內所有僕從全部解散,孔氏族親被遷移到濟南府安置,曲阜孔府被封鎖,田地被分發。
以後再無衍聖公,只有孔聖廟,禮部編寫大明時報,由工部刊印,發下各省衙門,再由衙門分發給百姓。
洪武二十年,十月中旬。
恩科正式開始,武臣大誥頒佈,大明律正式大量刊印,低價售賣,並進入學習科目。
三日後。
“這些學子還不錯,北方也有蠻多入榜的。”
朱元璋看著手上這份名單,還算比較滿意,至少南北平衡,沒有像以往那樣,南方學子佔了一大半。
“但是北方學子的文章,確實是略微遜色南方學子一點,不過也差距不大,無傷大雅。”
朱標也是發表看法。
朱雄英也湊過去看了起來,心想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江南幾省,控制經濟,教育。
學子當然也都是精英,這個時期的大明,南北是有隔閡的,前幾輪科舉,都還好,至少還有十幾個北方學子。
洪武三十年那一場科舉,直接是明目張膽的把所有名額全給了南方學子。
“楊士奇,方孝孺的文章如何?”
朱雄英忽然有點好奇的看著齊泰。
“回殿下,方孝孺沒有參加科舉,他又找我求推薦了,想直接進翰林院,不過我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