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幾人叩禮既成,聶重待四人起身肅立,交代道:“為師閉關百年未理世事,峰上規矩倒也簡單,一不可同門相殘,二不可濫殺無辜,就此兩條,爾等當銘記於心!”
嚴寬領頭道:“弟子記下了。”其餘三人自是一連應聲。
聶重點點頭,看向嚴寬道:“自即日起,為師每隔半月在這‘重明堂’傳功講道一次,雲天作為本峰首席,每到時日負責傳引三位師弟到此,平素兼助為師督責幾名師弟修煉事宜,需得先勤勉持身,為眾弟子之表率,你可明白?”
嚴寬眼神堅毅,一臉嚴肅地道:“弟子明白。”
聶重轉向幾人道:“峰上所傳,並未陳列於仙術閣中,切不可再傳之於他人,便是同他峰子弟交流,也當緘默其口,不得透傳要義。”
嚴寬伸長脖子答了聲:“明白。”其餘三人便也一鬨答了宣告白。
不久,聶重坐在重明堂內一個上首蒲團,令四人依次挨坐下首,開始傳功講起道來。
“修士修行需知仙道五要,這也是修士行走仙界的最大依憑,所謂五要,按重要程度依次為:術、器、材、地、侶。”
“第一要‘術’,自然是各種仙道法訣及獨特仙術,這是修士修行的根本,古稱築基之術,是至為重要的第一關節。沒有這些功法、仙術作為基礎,修士便如無根之萍,後面的器、材、地、侶也都沒有了用處。”
“第二要‘器’,乃是藉助一些法器靈物提升自身的攻防威力,最常見的器就是刀、劍類仙門常用的靈寶法器。器的品階你們入門之時當是聽傳功長老講過,大多是品階越高威力越大,所能承載的仙術也更為強橫。天獸門給每名弟子專屬打造的獸靈環,乃是我們御獸門派獨有之器,配合門內的仙術、功法,乃是最為適合獸門弟子使用的法器,藉助融環術,不必再尋找其他更高品階的替代法器,算是我們獸門弟子的一大優勢。”
“第三要‘材’,便是各種天材地寶,以及以其煉製的各種珍貴丹藥,越是稀有的丹藥,其材料便越是稀缺,所以那些真正稱得上是天材地寶能夠煉製稀世丹藥的,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往往一旦現世就會有大量仙門爭搶,需得運氣極佳的有緣者才能得之。”
“第四要‘地’,則是指適合修煉的洞天福地,咱們天獸門的內門六峰便算一處,山下大陣底鎮壓著一座巨大靈脈,經過數代天獸門弟子的努力,又自各處攫取各種小型礦脈加持,這處靈脈日漸壯大,使得天獸山成為南境不可多得的三大修煉寶地之一。”
“第五要‘侶’,則是指修士的仙途道侶,若能碰上合適的異性修士,情投意合之下,共習一門正統的雙修功法,無論是功法互補,還是相近疊增,都有極大的助益,更能提升彼此的修煉速度。此處所謂之雙修,並非邪派修士的陰陽二鼎採補之術,乃是陰陽相齊合馭道覺的補天之法。”
“宗門師承便是五要中“術”之所指,我天獸門獨創虛天御靈訣,乃是御獸門派的不傳之秘,基於此訣的道統綿延,各峰皆有其獨到之處。本門虛天功通元境法訣是:天人相應,萬元化析,丹壺煉蓄,築衍歸一,有垠寸渡,靈蘊鑿底,轡元聚頂,陽輪開啟……”
“本門御靈訣的核心要義為:通靈、轉元、附體、加持、合擊、化生,統稱為“御靈六術”。”
“第一術‘通靈’,乃是人與仙獸共享視角、互通意念,進而促進仙獸修煉,覺醒血脈之力,打磨天賦技能。我們天獸門的通靈之術是以魂鏈烙印溝通仙獸,東靈仙國的御獸修士卻是以‘星轉術’御靈,其術比我們天獸門的魂鏈效果更佳,跟仙獸連線也更為緊密,往往能夠做到心意相通,戰鬥起來也更加靈活多變。我天獸門魂鏈之術的獨到之處卻在於更為牢靠、穩妥,不像‘星轉術’需要藉助星月之力方可修煉,一旦沒有星月之力,仙獸修為往往停滯不前。”
“第二術‘轉元’,卻是以天地元氣為媒介,互通人獸體內靈氣元力。你等晉入通元境之後,體內的斑駁靈氣因為通元會逐漸化為包涵部分天地元氣的靈元,利用靈元輸送更為快捷這一特性,可以與烙印仙獸達成靈元互通共享。”
“第三術‘附體’,將烙印仙獸以獸態附體到人身上,從而使人擁有仙獸部分天賦技能和屬性。此術雖然簡單,卻是風險最大的。因為修士一旦被獸性侵蝕,往往神魂不穩,或癲狂,或痴呆,甚至有走火入魔的危險。因此,我獸門之中習練此術者,歷年來少之又少。”
“第四術‘加持’,乃是將修士個人屬性加持到仙獸身上,又或以特有仙術施加於仙獸增益其狀態,此術的難點在魂鏈通道必須足夠充闊,靈環等階也要越高越好,不然往往耗費不少力氣,效果不佳不說,持續時間也短得可笑。”
“第五術‘合擊’,又稱雙衍天擊術,乃是修士同召喚仙獸共修一道合擊仙術。此術可謂是御獸門派立身之本,往往威力奇大,有一招定勝負之效果。施展此術卻有一個缺點,便是一旦用出此術,往往對修士和仙獸體內靈元消耗極大,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狀態。”
“第六術‘化生’,卻是仙獸後期的終極形態,這些高階仙獸往往可以隨意變化,並擁有部分變化生物的相關能力。此術大致分為罡變和煞變,對你們如今階段言之尚早,只因此術對仙獸的修為境界要求太高,你們可略作了解,不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