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諸朝陪我刷短影片> 第二百五十二章 虎踞龍盤三國赤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二章 虎踞龍盤三國赤壁 (3 / 3)

其中三次都是由朝臣花錢贖回的,光是贖回皇帝就耗費了南梁整整四億錢。如果只是在生活中“作”也就罷了,在朝政上,後期的梁武帝蕭衍也相當糊塗。

他接納了東魏降將侯景,但卻在侄子蕭淵明被東魏所俘後,動了用侯景換回蕭淵明的念頭。這一舉動無疑是把侯景往死路上逼。

侯景見狀,直接先下手為強。公元548年,侯景起兵造反,史稱“侯景之亂”。侯景之亂讓南梁損失了大片土地,就連開國之君蕭衍也死在了這場動亂中。

公元552年,侯景被部下所殺,侯景之亂才宣告終結。國不可一日無君。自開國之君蕭衍死後,南朝權臣陳霸先等人接連擁立了幾位皇帝。

公元557年,手握大權的陳霸先廢掉小皇帝,自己稱帝,梁朝滅亡,陳朝走上了歷史舞臺。

想當皇帝的不只有南方的陳霸先,還有東魏的高氏一族和西魏的宇文氏一族。公元557年,宇文氏廢帝自立,西魏滅亡,北周建國。

宇文覺成了北周的第一位皇帝,即孝閔帝。而東魏早在7年前就被高氏篡奪。高洋讓東魏最後一位皇帝“申請辭職”,自己登上皇位,建立北齊,成為北齊文宣帝。

然而,北齊和北周的皇帝一個比一個荒唐。北齊武成帝高湛早早傳位給兒子,卻殺死得力干將蘭陵王;北齊後主高緯更是荒淫無道,給狗、馬、鷹隼封官加爵,無不是北齊覆滅的罪魁禍首。

就在北齊後主高緯沉迷於這些荒唐事的時候,北周出了一位文治武功的明君——北周武帝宇文邕。

他一方面清除國內的權臣,另一方面發展府兵制,強化北周的軍事實力。公元575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出兵北齊。

他親率6萬大軍,在河陰之戰中讓北齊嚐到了慘敗的滋味。公元577年,北周再次發兵,一舉拿下北齊都城鄴城,北齊滅亡。北周統一了北方。

如果北周武帝宇文邕長壽,興許歷史會被改寫,天下歸於北周。但奈何他英年早逝,留下的兒子周宣帝宇文贇相當不成器。

他監視大臣,立5位皇后,奢靡無度,這一切都給一個人提供了篡位的天賜良機。這個人就是皇后的父親楊堅。

公元580年,宇文贇病逝,楊堅的外孫宇文闡登上皇位,是為周靜帝。然而次年,楊堅就從外孫手中奪走了皇位,自己登基,改國號為隋,成為隋文帝。北周的故事也落下了帷幕。

公元589年,隋朝滅掉南陳,統一了華夏。南北朝時期正式結束。

【一口氣看懂赤壁之戰歷史小知識三國】

一打四有可能取勝嗎?靠匹夫之勇或許有可能。但5萬打20萬呢?除非士兵個個勇武如霸王,否則取勝堪稱天方夜譚。

然而,公元208年有這樣一場戰爭:孫劉聯軍僅靠5萬人,就打得曹操20萬大軍落荒而逃。

這一戰借來了東風,一戰改變了局勢,一戰重新分天下。今天,咱們就一起看看這場讓樊城守門員劉備變成蜀漢之王的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曹操掃平了北方。此時,他距離統一天下還有兩步:一是出兵關西,拿下馬超和韓遂;二是南下荊州,與孫權、劉備一決高下。

曹操何許人也?盛世忠臣,亂世梟雄,他早已習慣了走一步看三步。關西和荊州、江東,他全都要。但荊州牧劉表命不久矣,此時南下風險雖大,但獲利也不可估量。

於是,曹操先把馬超的父親馬騰請到鄴城,把他當人質,讓馬超不敢輕舉妄動。隨後,他又拉練水軍,派張遼、于禁、樂進等駐兵許都以南,準備隨時南下。

劉表病重,荊州這塊肥肉唾手可得。公元208年7月,萬事俱備,曹操南下。8月,劉表一命嗚呼,他的兒子劉琮繼任荊州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