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悅埈去世後,蜀王位又先後傳給了朱賓瀚和朱讓槿。朱讓槿也繼承了祖上的優良家風,是個出了名的賢王。
作為詩書世家,蜀王府藏書眾多,朱讓槿為了讓世子們都能有書讀,甚至直接把王府變成圖書館,將藏書對外開放,允許世人入府看書、抄書,進一步將以禮樂治西川推到了巔峰。
而且他還能詩善文,他所寫的《成都十景》用短短56字惟妙惟肖地勾勒出當時成都最著名的10處美景,堪稱山水詩作中的一大佳作,其中很多現在仍舊是網紅打卡景點。
47歲時朱讓槿去世,由於他的前兩個兒子相繼夭折,三兒子朱承煜便成為了第10代蜀王,後又傳位給11代蜀王朱宣圻。
朱宣圻在位時間長達半個世紀,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蜀王,朱宣圻在位期間橫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嘉靖年間,紫禁城裡的三大殿著火,為了大明世宗手頭緊,不僅派御史到各地催要歷年拖欠的工料錢,甚至下令動用儲存於地方的罰沒款,關鍵時刻朱宣圻出手相助,捐款近黃金1200兩、白銀1萬兩給明世宗修房子。
萬曆年間,朝廷發動征討四川少數民族和播州楊氏的軍事行動,朱宣圻又捐出俸祿來資助朝廷。1596年紫禁城再次失火,乾清宮、坤寧宮被燒,朱宣圻又捐了白銀6200兩。
再給朝廷砸錢,這件事上朱宣圻毫不手軟。明神宗十分感動,並給他在蜀王府端禮門外建了牌坊,御賜“忠賢表著”四字對他進行表彰。
朱宣圻去世後,嫡長子朱奉銓本當上了王府的CEO,但是他在位的時期也並不安穩,動盪的原因之一還是火災。
之前蜀王朱宣圻在位時,朱奉銓的寢宮就著過一次火,朱宣圻去世一年後,蜀王府又著火了,等到好不容易進行了重建。
1615年,蜀王府剛完工的承運殿又陷入火海,沒等蜀王喘口氣,次年9月王府又再次被燒光了,不到10年時間,蜀王府接連發生4次火災,燒得朱奉銓懷疑人生。
不僅如此,朱奉銓在位期間還爆發了橫跨四川、貴州的奢安之亂,永寧宣撫使奢崇明起兵叛亂。成都城中守軍只有2000人,巡撫被殺,人心惶惶。
關鍵時刻朱奉銓一面拿出王府儲存的錢糧等物資,供守城之需,一面派出成都左護衛協助朱燮元守城,眾志成城之下,成都憑藉羸弱的力量成功守住了城池。
朱奉銓逝世後朱慈椳成為了第13代蜀王,明朝末期農民起義相繼爆發,形成燎原之勢。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隨即攻陷京北。
皇帝自刎訊息已傳到都成,川四官員第一時間想到的並非沮喪報仇,而是打算公推蜀王朱慈椳監國,連執政集團管理層班子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過明朝實行兩都制,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南京被當作陪都,保留了一整套完備的領導班子,BJ淪陷後,南京文武重臣很快就擁立福王朱由崧為新帝,南明迅速上線。
朱慈椳的計劃落了空。這時橫掃湖廣地區的農民領袖張獻忠進軍四川,四川地方官府想要抵抗,但是缺錢,他們準備求助
川四地方官府想要抵抗,但是缺錢,他們準備求助川中首屈一指的土豪周志樹,可面對之前反對自己堅決的徐安御史劉智博。
朱志樹直接當眾哭窮,堅決不肯出錢出力,最終張獻忠氣勢洶洶地攻佔了成都,圍攻蜀。朱志樹只能與嬪妃投井自殺宗室也幾乎被捕殺殆盡,蜀王一脈的故事潦草完結
【一口氣看懂夏朝的歷史#歷史#小知識#夏朝】
夏朝是華夏有史可考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它上承三皇五帝,下啟商周文明。這裡有透過治水走上權力巔峰的大佬,有射日英雄后羿,暴君的代名詞桀,華夏兒女的稱號也和夏朝有著莫大的關係。
今天咱們就以時間圖表的形式看懂夏朝470多年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