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貞觀太上皇> 第九十六章:教育才是一國之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六章:教育才是一國之重! (1 / 2)

古代士子學習通常有兩個過程,先是在私塾上學,等到了一定的年紀,就開始遊學。

而在醫學院計程車子,除了本地人之外,其他人都可稱之為遊學。

古人常言:“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孩子出門浪蕩,而是出外遊學長見識。

求學計程車子家境好些還算罷了,若是家境不好的,那麼如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中描述自己那樣。

“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在桃李閣中的老師,一部分是孫思邈的弟子,教授學生醫術,另一部分則是當地鴻儒或者對儒學有造詣的寒門士子。

他們學有所成,但如同馬週一樣,苦無上進之路,只能空度半生,滿肚子的學問毫無用武之處。

“要是某的弟弟,當年要是有這種條件,也不至於客死異鄉。”

一名年紀大些,雙鬢已斑白的大儒,噙著眼淚,語氣抽噎。

他的弟弟就是身上沒錢,看不起病,吃不起幾口飯,只能在客舍死捱著,沒曾想,越是捂住被子,反倒越是冰涼!

“當年我等求學多麼艱難,斷齏劃粥,每到飯點肚子就咕咕的叫,若是春夏還能灌些涼水,可若是秋冬……”

“那就只能捂著被子,在廟寺捕些鳥雀,拔毛吃肉……”

幾名桃李閣的老師頓時議論紛紛,談及以往年輕的苦日子,無一不是滿襟淚水。

年輕時候熬的落下了毛病,以至於他們身上帶些風溼痛什麼的,每到雨雪天氣,關節就會生痛。

“我等代學院學生拜謝院長恩德!”幾名老師互相看了一眼,起身同聲道。

其他老師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也一同起身,再喊了一遍。

“無事,貧道添居醫學院院長,然而醫術沒有孫道長及其弟子高明,學識沒有在座大儒深厚,所依賴者不過是些許權勢、金錢……

這些錢財,再多的話也不能使我快樂分毫,而給學生,卻能解燃眉之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李淵嘆了口氣,或許因為他前世也是個窮學生,所以聽到周寒的事情就有點心裡感觸,才會有提出種種針對貧寒學子的措施。

況且大唐之所以讓無數人掛戀,不僅是因為它的赫赫軍功,還有它無可匹敵的文化繁榮和自信。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從日苯、安南、暹羅等東亞各國派來的遣唐使,他們不僅迷戀大唐的繁華,更迷戀唐人開放包容的文化。

而這種文化自信就是由戰無不勝的軍隊以及高唱唐詩計程車子們組成,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盛唐……就是這麼自信!

豈是弱宋丞相韓琦坐在酒樓上,笑道:“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郎!”

“盛唐的繁華,就由某添磚添瓦吧。”李淵心裡默默說道。

教育永遠都是一個民族崛起的保證,十九世紀的普魯士加入反法聯盟被拿破崙打敗後,割地賠款,但是就在這種條件下普魯士普及了義務教育,成立了柏林大學。

據說當年普魯士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皇室也生活的很拮据,但依舊將一部分皇宮用於教學……

二戰前,柏林大學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1901年有了諾貝爾獎,到1948年柏林大學被分割前,47年間,柏林大學產生了29位諾貝爾獎得主,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1901年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就授予柏林大學荷蘭裔教授雅可比·亨裡修斯·凡霍夫,化學動力學定律是他發現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