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貞觀太上皇> 第三十六章:朕愧對父皇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六章:朕愧對父皇啊! (1 / 2)

接下來房玄齡以及貞觀朝的社稷重臣,如高士廉、蕭瑀、長孫無忌等人也或多或少的上報政務,只是他們心裡都有個明鏡,渭水之盟的流民處置在殿後李世民會仔細詢問,而不是現在像魏徵一樣冒失的衝上去。

武德九年的魏徵,玄武門之變後是類似“降官”的身份加入貞觀朝的大臣行列,他之前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馬。對於秦王府一脈,他只是個擺設,還遠遠沒有達到貞觀名相,以及足以正衣冠的“明鏡”!

這次渭水之盟的一次進諫,只不過是魏徵小小的“初露屎芒。”

天可汗李世民不知道他這次的退讓,會讓他今後經歷多少芳香......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王振用著尖細的嗓子喊道。

大臣們卯時摸著黑夜入了朱雀門進行點卯(上朝),此時日晷顯示的時間已到了巳時,大半個上午就這麼過去,儘管起床時,也吃了些點心,但是架不住肚子裡胃酸的倒騰,一個個聽到這句話,雖明著不敢表示,但是各個歸心似箭。

恨不得就從兩儀殿的臺階上一箭射到自家府苑,或是趁著閒暇時分進平康坊,聽幾個小曲.....

早朝後的兩儀殿顯得冷清些許,只有十幾名大臣,但各個都是留名青史的能官幹吏,宰輔天下的重臣。

自從隋文帝開創三省六部制之後,以往開府執節的丞相就降低了個檔次,從獨相到群相,名號也變成了宰相。丞相的權利也由尚書省執行。可是又因為李世民曾經當過尚書令,所以尚書省以左右僕射為尊。

“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今後都會在貞觀朝累積升為左右僕射,可武德九年的他們雖然爵位分別為邢國公、蔡國公,位居從一品,但依舊還是中書令和兵部尚書。(中書令是中書高官官,但不如尚書僕射貴重,如同秦的丞相與太尉之別。)

在貞觀朝,李世民將會開創參知政事這個政治制度,將三省四品以上的官員統統納入宰相行列,再後來的武則天又用了一個名字,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猖狂!”李世民含怒一拍案几,眼睛掃視眾臣,都是他秦王府一脈,除了老臣蕭瑀,不過他也不避諱,罵道:“魏徵老匹夫欺某太甚,朕率六騎文臣喝退突厥,已是潑天大功,區區金銀而已,給某時間,遲早會從頡利那裡拿來...”

其餘眾臣紛紛苦笑,包括房玄齡,朝堂爭的你死我活,私底下的交情還是不錯的,要不然魏徵這塊廁所屎骨頭早就被他們措使丟在瓊州那些荒涼地帶,還能留他?

只是這話也不好明說,當然他們心底還是高興的,聞了這麼久臭味,罵他幾句也是情有可原。更別說他們更清楚眼前的皇帝陛下,雖然嘴上罵開了花,但是隻要對大唐有益,他就會捏著鼻子吞下。

李世民有萬般不好,但是他作為君主總能聽見明言,並且改正,這就是貞觀名臣眾出的好時代...

這或許就是李建成當年許下高官厚爵,將房杜兩人拉到東宮之後,但兩人還沒有反水的原因......

待李世民罵夠了,兵部尚書杜如晦才說道:“陛下,兩天前,長安城就湧入了不少流民...萬年縣令請示,是否將流民遷到翠華山?”

“此等小事,妥善安排就是......等等,翠華山,某前些日子不是下了聖旨要修繕漢的上林苑以供太上皇安享晚年嗎?萬年縣的縣令怎麼想到遷流民到那裡去?”李世民疑惑道。

“此事乃是太上皇吩咐的。”房玄齡上前一步,接過話茬說道:“回陛下,兩天前,太上皇前往應國公府與武士彠敘舊情。在東市恰巧碰到流民,出於憐憫之心,太上皇下旨遷那些流民前往翠華山,分發田地,免三年賦稅。”

“什麼?免賦稅?分田地?”李世民大感肉疼,作為大唐天子擁有天下,但當家哪能不知柴米油鹽貴,最關鍵的...此事應該他去做,順帶刷一波忠心值。可現在李淵做了,就相當於拿他的錢養小三,還不准他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