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刻鐘後,天色已經大亮,李世民跪坐在拾翠殿的主殿,聽完徐太醫細心的闡述,帶著血絲疲憊的雙眼微閉,手指輕釦腰間長劍,可是動作越來越緩.....
從鼻息發出的輕微鼾聲出來之後,楊妃無奈的讓徐太醫先行退下,讓宮女拿來薄毯之後,她輕輕的蓋在了李世民的肩山,吩咐道:“讓庖廚熬些粟米粥和些許溫和的菜餚,等陛下醒來要食用...”
待宮女要走的時候,她又猶豫說道:“還是先行到紫宸宮,通知...皇后,陛下舟車勞頓,宿夜未眠,在我這裡先行...歇息。”
可未睡上幾個鐘頭,老宦者王振便又帶著幾分急色候在李世民身邊,踱了幾步,尖細的聲音壓了幾度,說道:“楊妃娘娘,房相和諸位大臣還在兩儀殿候著,陛下現在又睡沉了,雜家不忍陛下勞累,可...大臣實在逼得緊,還請楊妃娘娘能叫醒陛下。”
“這...”楊妃眉頭微顰,內心想要拒絕,可是又恐得罪了王振,這叫醒陛下的活計誰做都可以,陛下又是聖明的,但難保陛下心裡不存忌恨。幾年的枕邊人,焉能不知道他是個什麼性格?
對待諫言能虛心接納,可是心底還是有不滿的。幾年後發生的一次小事,魏徵遇見李世民把玩鷂鷹,於是魏徵又樂了,逮住這個錯誤就是一頓狠批,驕奢淫逸失天下云云,最後李世民在袖口捂死小鳥,這下回宮就揚言要殺死魏徵,要不是長孫皇后的勸誡.....
楊妃雖不知幾年後的典故,但是作為他的枕邊人,類如此等事也是不勝列舉......
只是這王振是陛下的御前太監,這等宦官大拿只有示好的分,哪能得罪呢?
“陛下,時辰不早了,您該早朝了。”楊妃輕推了一下李世民,惹得李世民驚醒扣劍起身,須臾間劍身起了大半,明晃晃的刀劍很是耀眼,嚇的楊妃險些摔倒。
“愛妃毋怕。”李世民扶住楊妃,將劍重新收鞘,才慢悠悠的說道:“某從行伍多年,甲冑未脫,劍不離手...若不是發現是愛妃,某手中這劍就會下去了...”
楊妃心有餘悸,臉色慘白的點點頭。
李世民大手一攬抱住楊妃細腰,哈哈大笑道:“愛妃不要慌張,你可知這習慣救了朕多少次了?劉武周那次...某幸得警醒,要不然某早死在戰場上了。”
“陛下自有鴻福,非是人勝,乃是天為,劉武周等人遇見陛下,如觸怒天威,天威浩蕩,豈是區區賊子能比之...”楊妃強笑歡顏,胸腔驚險的不斷跳動,她也是飽讀詩書的,安能不知這曹孟德夢中殺人之事...
王振趁此時間,連忙說道:“還請陛下快些上馬,房相等人等候陛下已有半個時辰了,此刻兩儀殿或許都吵翻天了...”
......
作為一個皇帝,還是一個剛繼位根基不穩的皇帝,李世民處理朝政可謂是兢兢業業,拼命將他打造成一個明君的形象。
堆壓在兩儀殿案几厚厚一堆的奏摺,裡面被李世民用一手流暢的飛白體批閱的滿滿都是,甚至比奏摺本身的字還要多,被李斯陰刻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從秦朝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