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不僅搶了占城百姓的錢財和霸佔了他們的妻女(這些都是李淵預設的,古代打仗就是這樣,有搞頭才有血勇之氣。),然後三天不休刀後,幾乎整個占城血流成河,婦孺作為奴隸被唐軍士兵販賣。
作為基本的潛規則,哪個將士也不會多管閒事。
可是慕白衣的錦衣衛卻與唐軍幹起了架。
受戰爭影響,顛沛流離的孤兒很多,所以慕白衣認為這些孤兒無罪,不能作為奴隸販賣,可是將士不吃這一套,仍然我行我素。
李淵很頭痛,戰爭哪有和平的,無非是自喻為文明的人以各種理由打另一幫“不文明”的人。
戰爭是罪惡的,但是有助於國家他就是神聖的。
無非是站在那個角度講問題。
這次李淵決定站在唐軍將士這一面。
“慕白衣,不要耍小孩脾氣,這麼多孤兒,縱使國庫再充裕,也承擔不起,何況撫養孩子的錢還是從朕的宮裡撥款的,你真想讓朕餓死?”李淵翻了個白眼,看著在床上抱著膝蓋默默不說話的慕白衣。
因為李淵的偏袒行為,慕白衣直接罷工,她沒有能力和李淵對坑,只能採取這種冷戰措施。
儘管她知道可能收效甚淺!
但是為了心裡隱隱的正義感而進行對抗。
簡而言之,就是吃著皇軍的糧食,然後感慨抗日真不容易。
“白衣,這占城總共三十萬百姓,孤兒就有五千多人,朕哪裡能養得起他們?
而且養他們是為了和朕作對嗎?
故國已滅,若是渾渾噩噩,還能度過餘生,可若是讀了書,開了智,那將來死掉的唐軍和大唐的子民可不僅僅是這麼一點人了!”李淵冷聲道。
他想起了清末時候的清朝留學生。
幾乎是派遣一批留學生,回來就要造清朝的反!
呵呵!
誰讓你們是滿清,而留學生幾乎都是漢人,被奴隸的那群人,以前尚未開啟民智的時候,覺得忠君才是第一位,但是開啟民智後會發現,原來自己民族一直被奴隸,被壓迫,作為幾億人的民族怎麼甘心讓幾百萬的民族騎在脖子上耀武揚威?
事實就這麼殘酷,清朝如果想要存活下去,就不應該開啟什麼洋務運動,直接與洋人勾結奴隸漢人,但是他走錯了一部路,讓百姓睜眼看了世界。
喲!原來咱們的辮子是這樣醜陋?
“可是,他們還是孩子啊,看著他們在殘垣斷壁下苟活,漂亮的孩子被賣到教坊司,而醜的就成了奴隸,於心何忍?”慕白衣眼淚汪汪,作勢要哭。
李淵感慨的搖了搖頭,“不,他們是孩子,他們是無辜的,可是他們生於林邑國就是有罪的,有罪的不是他們,而是國家!
這是一場戰爭,憐憫會讓自己受傷,而在朕眼裡,一個唐人的命可抵上一百個林邑國人的命!
或許你認為朕偏激,但事實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