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生意人> 正文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下揚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下揚州 (1 / 3)

之前那落腳之地不遠處,就是一片燈火通明的夜市所在地,這許多外國人的到來,顯然招引過來無數圍觀者瞧個稀奇。

在眾人走後,李之才與李童上馬殿後,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在此時揭開來。

李童在李氏旁系裡屬於小輩,稱呼李奇、李赫兄弟倆叔父。

李之因此對其施以玩笑,使得二人間片刻後就熟絡起來。

路上問及軍營舊址一事,李桐拍著胸脯做了保證。

眼見臨時想出來的又一條生財之道,居然解決的如此順風順水,李之一時間大感興致。

問起杭州的商業環境為何如此濃郁,要知道西都長安夜市也是少見,僅東、西兩市晚間閉市後的附近一些。

反觀杭州錢唐城這一路行來,居然沒間斷過道旁夜市的人影綽綽。

李童解釋說:

“當地有句話說:開肆三萬室。也就是說城內有三萬戶人家從事商業活動,這說法自然是有些誇張,卻也反映出如今商業經濟的繁榮。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後,大唐財政更是非常依賴江南,杭州作為東南名郡,有商戶十萬,稅錢五十萬,一座城市的賦稅就佔到了全國財政收入的半成。”

李之心下駭然,若如此說起來,杭州錢唐城內能徵收到如此多的賦稅,便可以看出這座城的繁華,人民生活富裕。

老百姓手裡有了錢,夜市才會有存在的必要性。

“這裡有多少人?”

“五十萬上下,較之長安、洛陽或許不如,但不會差太多。”

“這麼多商戶,最主要經營那一項?”

“絲織業,它是杭州有名的土貢物品之一,所產白編綾、緋綾、紋紗和柿蒂綾等絲織品,也是外商爭購的最主要商品。”

李之心裡一動,東諸山出品的絲織品他也帶來很多,但那種偏高檔貨色,雖被各地外商口口相傳為唐錦,此次西行也需要帶上些品質稍差的絲織物。

不妨就在這裡採購上一些,一併帶了去,若銷路良好,未嘗不是件好事。

盛京航運船舶停靠之地就在錢塘江邊,屬於外城區域,距離鳳凰山不遠,也就是內城風山門與望江門之間。

此時正是自風山門西進,晚宴的酒樓位置在西湖湖畔,沿內城城牆就是夜市最集中之處。

也就是說,十幾里路程,始終一片燈火通明,顯然驗證了李童的說法,這裡還真是繁華,僅就此點來說,長安、洛陽均有不如。

臨至西湖岸邊,清綺一行人早下車四顧,湖三面環武林山,山水秀麗,景色宜人,引來她身側一眾西域人驚歎不絕。

儘管已是入冬,湖邊寒氣很足,但仍有很多人在遊山玩水,或欣賞湖山勝景,或飲酒言詩,懸掛在低矮樹梢上的紙燈籠隨處可見。

優美的笙歌是入夜後西湖邊上的另一大景緻,水平不一而足,既有朝廷裡的樂官,也有民間愛好者,均是三、五十人一簇,各有各的欣賞者。

更有年輕女子隨笙歌起舞,往往那一地為最多人圍觀之處,不時傳來陣陣叫好聲。

再有如此晚間暮色裡仍有湖中泛舟的襯映,略有刺骨的涼意反倒被人忽略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