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花開松林陀> 6 實驗是個良藥(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 實驗是個良藥(三) (3 / 3)

張靜,“要不然呢?”

方大美,“哈哈,真是鬥不過你這個小丫頭。”

張靜,“其實這事兒明擺著。你手上有專案?他們那裡有土地,有資源。精準扶貧是我們當前最大的事情了。你作為一個搞生物科技的人,怎麼能夠不想有所作為呢。要學歷,你已經是博士後了。要成果你也有一大堆。要論文你更是幾十篇上百篇。Sci的論文都不計其數了吧。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把你的成果轉化成生產力,這麼好的一個機會,你能夠不抓住嗎?如果是那樣的話,你就不是方大美了。”

方大美,“那你為什麼不明說?”

張靜,“我也沒有想到你能夠去我們村的幫助扶貧呢。”

方大美,“扶貧只是第一步。將來要想發展才是我選定目標的。唯一條件。如果小富即安,我就不去了。希望你們家齊大志就像他的名字那樣志向高遠。不僅在扶貧攻堅上立下一個奇功,將來在鄉村振興上更是有聲有色。不僅要徹底摘掉窮帽子,還要走一條。新興農業之路。在深山區,寫一篇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好文章。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我可是不去的。我們再好的專案都怕半途而廢。前期做可能是脫貧的專案。後期荒廢了,可能就是一個賠錢的專案。如果不是一張藍圖繪到底,這個專案做起來就沒什麼意思了。”

張靜,“佩服,我們的方大博士確實是站得高,看得遠。但是也千萬別好高騖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下我們應該紮紮實實的把中式基地做起來,你說的那些遠景規劃就會一步一步的實現。”

方大美,“還真是這樣,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你別看現在網際網路企業像割韭菜一樣發大財。想走一條紮實的致富之路,必須發展實業。農業要發展,必須要和二產結合和三產融合。123產業融合發展才是今後農業的出路。你們家齊大志如果明白了這一點才是扶貧。的關鍵所在。更是鄉村振興起步的關鍵。我相信齊大志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也相信你的眼光。”

張靜,“你把話都說到這種程度了,傻子也不會丟下這麼好的前景啊。我們家齊大志是一個很實在的人。你別看大學畢業考上了公務員,沒有現在那些人的毛病。骨子裡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山裡人。他現在一心就是想讓家鄉換一個面貌。讓鄉親們真正的過上富裕生活。不是說了嗎?小康不小康主要看老鄉。現在上上下下都是這個觀點。扶貧是當前最大的事兒了。上到領導人,下到基層公務員,大家都在圍繞著這個中心做工作。聽說邊疆都行動起來了,邊疆出動了兩千多各級幹部,深入到基層。成為駐村幹部。農民不致富,幹部不停步。這是多麼好的一個環境啊。政策環境好,人文環境好。我們現在手裡又抓著專案和拳頭產品。不正式你方博士大顯身手的時候嗎?”

方大美,“你都可以作為政策的宣講員了。”

張靜,“因為其大致投身到這項事業中來,我們夫妻就必須認真的研究政策。把好多事情弄懂弄通,才能夠不辜負你對我們的希望啊。要想讓你投入到這項事業當中,必須清除所有的障礙。所以我們就研究的比較深一些。”

方大美,“是一個搞科研的人才,更是一個把政策的人才。將來你在村子裡做科技扶貧。相信一定能夠和其大致比翼雙飛,把你們的家鄉變成一個世外桃源。那個時候我也要請我們家老錢去好好的書寫一下你們的村史村志。讓你們萬事流芳。”

張靜,“還要不要永垂不朽啊?”

方大美,“哈哈,怎麼想起這個詞兒呢?”

張靜,“我們那兒死了人都寫我萬事流芳。”

方大美,“哈哈,那就用別的詞讓你們名垂青史。”

張靜,“還是想悼詞。”

方大美,“那就不說這個了,不讓他去。”

張靜,“那可不行。你不僅要讓錢博士去,而且要和我們一起去。你別看錢博士在書齋裡研究歷史很深入。說不定人家的文化底蘊會有更高的高招給我們留著呢。你叫科技扶貧,專案扶貧。他叫文化扶貧。結合起來,相得益彰。不僅要扶貧,還要扶志。某種程度上來講,扶志要比扶貧更艱鉅。更關鍵”

方大美,“那就讓他去,我就不用去了唄。”

張靜,“你就這麼小心眼兒嗎?強調他重要,不是說你就不重要了。你們兩口子結合起來,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結合。也是扶貧攻堅戰役促使你們更完美的結合。其實你也可以和我們一起做一個集體婚禮。這樣你也可以考慮一下呀。”

方大美,“真是不小心上了賊船呀!哈哈哈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