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山和馬金鎖張羅著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兒喝,一邊兒吃,一邊兒聊天兒。屋子裡,氣氛特別的融洽。
第二天一大早,齊大志就找到了馬金鎖。
“金鎖,關於有機農業的事兒,我電話和方博士聯絡了。她特別的支援。” 齊大志“縣裡扶貧辦的楊主任,我也做了彙報。書記和鎮長我都打了招呼。無論是誰聽見這件事兒都很高興。說是給我們拓寬了思路。如果能夠把這家公司引進來,農科院前期的投資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基地建設。基礎設施的投資,這個公司不用怎麼投。將來這家公司主要是投入在後期的銷售上。如果我們的產品能夠按照有機產品去銷售,我們的脫貧攻堅戰那會取得很大的成果”。
馬金鎖一聽就高興了,“目前的大政方針有利於我們的發展。像我們這樣的邊遠山區的小山村。這麼高的海拔,交通又不太方便。能夠拉到投資就不容易了。這麼高階的農業公司,專門在我們這裡做有機農業。這是我沒想到的。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齊大志,“方大美博士他們的實驗資料都已經出來了。有一個驚喜你知道嗎?”
馬金鎖,“什麼驚喜?”
齊大志,“我們這種高海拔地區的梯田。大多數都是由高山草店轉化過來的。中下層的土壤大多數都是潮褐土。也就是最好的農業耕作土壤。但是我們有2700多畝地是紅壤土。這在北方是很少找的。紅壤土裡邊有一種特殊的微量元素,那就是硒。我們這2700多畝是富硒土。我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就是富硒食品。如果是有機農業生產出來的,那麼副價值你就可以想象一下嗎?”
馬金鎖相當的高興,“大志,我們以前是抱著金飯碗要飯吃了。我們這次真的挖出了一個金疙瘩。”
齊大志,“就是啊。就是啊!”
馬金鎖,“接下來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齊大志,“可行性方案不用我們管了。這是農科院那些科學家的老本行。我們現在第一叫做立項,第二叫融資。立項就是爭取支援。如果上級政府能夠給我們立項,給我們一些資金的支援,我們自己的合作社,先把這項工作開展起來。我們融資就更是明確的了。一方面是需要資金。這次我們要建設一定要高起點,高標準。不能夠以脫貧為目標,而是為了將來我們鄉村的振興為起點。同時要吸引幾家企業。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我們這次叫村委會搭臺,合作社聯姻,社會參與,政策聚焦,實現騰飛。”
馬金鎖一聽,這一溜詞兒全是新鮮的。從心裡佩服其大致的文字水平,政策水平。
“這一次我們可以放手一搏了。” 馬金鎖說,“這麼多年,我們村真是夠窩囊的。現在進入了新時代,政策好了。我們這一片梧桐樹也應該引來金鳳凰了。松林陀以松林而聞名。這麼好的山水,這麼好的環境,這麼好的景色,卻窮的叮噹響。天理不容啊!”
齊大志,“我看你還是先別發感慨了。這件事兒要做成有許多深入細緻的工作,咱們倆要分分工。要不然這麼多事兒就亂了。村幹部本來就沒幾個人,如果大家都抓一個事兒,效率太低。”
馬金鎖,“你安排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唄。這一段時間我可是真心實意的想和你配合做點兒大事。咱們倆可是發小,以前可能有點兒誤會,現在也都說開了。以後就是摽著膀子一起幹活。不是說了嗎?擼起袖子加油幹,一張藍圖繪到底。”
齊大志,“土地流轉的事兒已經在你身上了。這個事兒和基地建設的事兒相連著。所以基地建設,土地流轉以你為主。基地建設就要開展有機農業。那麼明亮說的那家高階的農業公司,你去聯絡。業務問題,請張靜配合你。你如果去拜訪人家,他可以和你一起去。這可是咱們村現在的中心任務。作為村主任,只有你才能夠挑這個大梁。”
馬金鎖,“這件事兒我當仁不讓。土地流轉的事兒,我做的怎麼樣?最開始群情沸騰。摁下葫蘆起了瓢。多大的阻力呀?這必須歸功於張靜的培訓。你看看張靜的培訓。那可是真正叫做春風化雨。點點滴滴都滋潤了老百姓的心田。一下子就讓我們土地流轉這事兒扭轉了。
本來還以為三愣子在搗亂。沒想到張明亮出現了。有機農業為我們下一步發展拓寬了思路。壞事變成了好事。一方面要和農科院一起建設中試基地,同時要和那家高階農業公司一起做有機農業。真的是,好事連連。這件事兒我一定會做好的。更何況我還有一個高參。張靜不愧為是農業科學家。”
兩個人正說著,只見劉三愣子從外面跑進了村委會。見到兩個人以後氣喘吁吁的說,“快!快!明亮他們公司的老闆來了。你們趕緊去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