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就是菊花類產品的生產。現在初步選定小菊系列和食用菊花系列,先行在我們這裡進行推廣試驗。一旦規模化生產成功,就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除了進行種苗生產以外,茶菊的生產,食用菊的生產,不僅可以大批次的賣我們的產品,而且還可以和我們的鄉村旅遊結合起來,形成以菊文化為特色,菊花產品為拳頭的新型農業。
都是農科院進行可行性研究,具有很好市場前景的產業。也會成為我們高海拔地區,有機農業生產的一個示範基地。
爹,叔,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呢?”
張青山說,“聽起來真是不錯。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呢?”
齊大志說,“今年我們就要基本實現。”
齊老栓說,“這些東西弄起來複雜不復雜呀?咱們老農民能夠弄得了嗎?”
齊大志說,“我們先選擇一些比較容易的種類和品種,先行落地。逐漸擴大品種範圍和不同的種類。慢慢的形成品種群。這樣目標就明確了。種地的事兒你們都比我明白。村子裡的老人們都種了一輩子地了。咱們村子裡大家都是精耕細作。對於大家來講並不是什麼難題。難題就是怎麼樣按照人家的技術要求進行操作。”
張青山說,“種植玉米咱們是行家裡手。種花兒咱們可是新鮮事兒。要想把這些花兒種好了,還真是需要下功夫。”
齊大志,“這些花卉的生產都是大田農業生產,沒有什麼難的。比我們重老玉米可能還要容易一些。但是收穫的時候可能難一些,因為這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雖然不是什麼體力勞動,但是要想把這些東西變成產品就要收回來。不僅需要勞動力的人數多。一旦到了收穫的季節,特別是要避免霜凍。就需要延長工作時間,起早貪晚的。”
齊老栓說,“這有什麼難的呢?我平常種莊稼不也是起早貪晚的嗎?這個不難。關鍵是要制定好政策。每天大家的收入要能夠保障。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只要能看見就可以工作。咱們老農民不就是有的是時間嘛?莊家已經種好了,就差一步就可以拿到錢了。誰不著急誰不上心呢?村子裡還有那麼多人在外面打工。真的忙了,這些人也可以回來。周圍村子裡也有很多的閒著的人。那個時候找一些零工也行啊。”
齊大志說,“主要還是要看勞動效率。收貨的時候就不會按日工資了。而是要實行計件工資。按你收穫的多少付給你勞動報酬,多勞多得嘛。大家勤勞致富。只要你有一雙勤勞的手,你就會得到應有的報酬。”
張青山說,“到那個時候男女老少齊上陣。”
齊大志說,“我們也會研究一些機械,儘量減少大家的勞動強度。由於勞動力的限制,我們可能要多上一些機械。這樣才能夠實現農業現代化。才能夠擴大生產規模。才能夠達到應有的效益水平。”
齊老栓說,“農業機械複雜不復雜呀?咱們能夠操作嗎?”
張青山說,“到時候咱們好好的學唄。”
齊大志說,“現在農業機械都是小型化,智慧化。操作起來很簡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