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很快開始。
第一個科目就是歷史。
當他翻開試卷的那一刻開始,王博就知道自己的成績可能不是太差了。
這歷史開頭的部分考的是世界史,而且佔據比例似乎不小。
拖大航海的福,對於世界史,王博還是比較瞭解的。
很快他就解答完了世界史的部分。
尤其是最後一道問答題,居然問的是凱撒的生平和功績。
雖然自己沒有特意去了解過這方面的東西。
但班長他們那些負責劇情的,天天在一旁吵吵著有關凱撒的事蹟,聽說是想以凱撒作為原型來改編一些故事。
自己也就耳渲目染了一些。
現在簡略的說出一些凱撒的事蹟,自然是沒有問題了。
‘真想不到,弄個音樂劇居然還能有這種收穫。’
這一刻,王博感覺有些慶幸。
之後的歷史部分就回到了正統的中國史之上。
在以往講三國人物的時候,任顏總是會夾雜的講一些歷史上發生過的相似事件,因為實在是太過巧合,他也就跟著記住了一些。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當做故事來聽。
就比如楚漢時,項羽和劉邦之中還有著一位韓信,如果韓信當時真的叛變了,那麼楚漢會不會也形成三國。
這個問題一直都是九班男生們私下的談資。
又比如與在民間與諸葛亮有著同等地位的劉伯溫。
開國艱難程度可以和劉邦媲美的朱元章等等。
這些,任老師都在以往的課堂上,當做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講給自己這些人聽過。
雖然其中夾雜的強烈的主觀色彩,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那些故事才能成功吸引到他們。
在被吸收成為他們的談資中,還若有若無的普及了一些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