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就預感到這張保證書會留下麻煩,所以他要求俺答王必須在他退兵後把保證書交還給他,他同時也交還俺答王的保證書。
那位晉商毫不猶豫地替俺答王做主同意了,還說俺答王已經料到李志鵬有這個要求,這完全是合理的要求,俺答王當然會答應。
於是雙方的生意做得很成功,李志鵬讓出關隘後,韃靼鐵騎透過了關隘,跟李志鵬的部隊就跟友軍一樣,那個商人又來到李志鵬的軍營,真的把他親筆寫的保證書還給他,李志鵬這才一顆心落到肚子裡,覺得神不知鬼不覺的,可以高枕無憂了。
他收下了銀子,讓出關隘可以說是自己無法力敵,只能退走,朝廷也沒法追究,畢竟逃兵逃將太多了,罰不勝罰。
那時候他只是副將,五萬兩銀子對他還是一筆天價鉅款,現在也還是鉅款。
他以為自己做的很高明,沒有給人留下任何把柄,慢慢也就把這件事忘掉了。
前幾個月,這位晉商又出現了,還是俺答王的生意,這次還是想要在他手裡買路,而且價格提高到了二十萬兩白銀。
這次李志鵬還沒想好怎麼辦,接不接這單生意他得好好想想,畢竟他現在是總兵官了,不是副將,把守的也不是一個小關隘,而是邊關的大門。
對方也沒有逼迫他立即作答,而是留下了足夠的時間,讓他好好掂量這筆生意的輕重,或許也是想讓他在韃靼大軍壓境之時,不得不做這單生意吧。
二十萬兩銀子當然更是鉅款,但是為了這筆鉅款讓出邊關的大門,這個罪孽太大了,他心理實在承受不住。
但他也有沒有完全拒絕,只是說要仔細考慮一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部下不都是他自己帶出來的,他手下有五個指揮使,只有一個是跟著他一直打拼上來的,也只有這一個指揮使的隊伍是他的老班底,如果他想要做出讓出邊關的決定,那四個指揮使未必肯聽命。
按照晉商轉述俺答王的意思,那四個指揮使不成問題,俺答王有足夠的銀子買通他們,只要李總兵配合就可以。
李志鵬不敢完全相信,當然也沒法就這件事向那四個指揮使求證。
如果況且在這裡,就會相信這個晉商的話。
他已經知道,俺答王和趙全跟京城的一些權貴家族談判,說是他們買通了不少邊關將領,到時候可以讓出邊關,他們就能一路疾馳京城,給皇上來個兵臨城下,權貴家族再從內部進行鼓動,對皇上實行兵諫,逼迫皇上籤訂城下之盟,跟俺答王達成一個屈辱的協議。
這個協議對朝廷未必有多苛刻,主要還是白蓮教在內地的合法傳教權,這個條件一直是朝廷堅決拒絕的,哪怕在嘉靖年間嚴嵩柄政時,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就嚴詞拒絕了。
昨天,那位晉商又出現了,他要求李志鵬馬上幫一個忙,就是把廖炳勳要回來,或者搶回來,甚至兩者都做不到的話,那就做掉他。
李志鵬當然不會聽他的,不過當晉商拿出一張紙,恰好是他當年給俺答王的保證書還有收款的收據時,他就傻眼了。
這兩樣東西他當時分明都收了回來,而且當場就銷燬了,這個晉商手裡怎麼還有?
很快他就明白了,知道自己落入了陷阱,晉商現在給他看的這張保證書可能也是仿造的,真正的原件還在俺答王手裡握著。
當然也有可能原件他已經銷燬了,現在的都是仿造品,但是他不敢賭這個,萬一這兩樣東西寄到朝廷那裡,自己就是實實在在的謀反大罪,要滅九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