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心裡都無比痛恨這些當了俘虜的流寇,你們不是說好的寧死不投降嗎?跟我們打的時候那股勇氣哪兒去了?
俺答王也曾多次派出大軍圍剿一窩蜂的人,可惜不是被他們事先知道訊息躲過了,就是派的人太少,結果反而被一窩蜂的人打的死傷無數,最後俺答王也放棄了圍剿他們的心思,只要他們不是太猖狂,就任他們在草原逍遙吧。
俺答王發出懸賞,是趙全出的主意,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讓各個部落看準時機為了賞銀自發對一窩蜂的人下手。
可惜那些大的部落一窩蜂的人根本不去招惹,小的部落一窩蜂不去搶劫他們,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哪裡會為了賞銀去沾這個不吉祥的腥氣?
哲罕和蒙諾也正因為一窩蜂的人戰力不俗,這才借用他們的力量來對付況且,想讓鷸蚌相爭兩敗俱傷,他們扮演一回漁翁得利的角色。
算盤打的是不錯,可惜算錯了物件,錦衣第六衛的人不是那些遇敵就逃的官軍,而是戰力不下於關寧鐵騎的一支新軍,精銳程度在大明軍旅中首屈一指。
“把他們的首領挑出來,單獨看管,下面的人十個為一組,每組派兩個人盯著。”況且看著這些俘虜也不是很開心,若不是瞧在銀子的分上,他肯定不會要這些俘虜,哪怕遣散他們也不會帶著他們上路。
孫虎和紀昌帶著人把流寇分成了若干小組。
這些流寇現在雙手都被綁上了,個個垂頭喪氣,目光無神,只能暗自為自己的小命禱告。
可是,還是有不少人心裡不服氣,這一仗打的實在太窩囊了,基本上沒有出現廝殺場面,就乖乖被俘了,若是在平原上作戰,怎麼也不會落到這步田地。
這其實只是他們的想象,即便是在平原上兩軍相遇,他們仍然是非死即俘的命運。
在丘陵地帶,流寇們固然無法發揮出全部戰力,但況且這邊一字長蛇陣的威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流寇們這樣想,還是他們固執地認為,漢人不擅長馬戰,塞外的各族在馬戰上具有天然的優勢,這樣想一般情況下也是對的,只是遇上了況且這支精銳部隊,他們的想法就顯得太天真了。
“大人,我們不服,要不咱們找個平坦的地方再戰一場。”一窩蜂的老大吼道。
況且笑道:“你怎麼想我一點都不關心,我也沒工夫陪你們玩,都給我老老實實待著,想再戰一場,你去問俺答王同意不同意吧。”
“我們要見哲罕大人,是他召集我們來的。”一窩蜂的老大拿出最後的一招。
“好啊,讓他們見見哲罕大人。”況且對三個韃靼千夫長道。
“你這是汙衊,哲罕大人怎麼會跟你們有關係。”一個千夫長急赤白臉道。
“我這裡有哲罕大人給我們的信。”一窩蜂的老大喊道。
“信在哪裡?”況且問道。
“就在我身上。”一窩蜂的老大指指自己的馬靴。
一個錦衣衛的護衛從他的馬靴裡取出幾張紙,拿給況且看。
況且蒙語說的不算流利,可是蒙文他能看懂。這果然是哲罕給一窩蜂老大寫的信,上面寫明瞭怎麼合作,如何分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