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海商> 第三百九十七章 加官的學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七章 加官的學問 (1 / 2)

太師太保乃至太子太師、太子太保這些官銜不僅文臣可以做加官,武臣一樣可以,公侯伯也可以加宮保銜以示尊崇。

太師、太傅、太保屬於三公銜,乃是最高職位,除了不能世襲、沒有封地外,其實比公侯還要尊貴,屬於古之三公,乃是西漢的丞相一職轉變來的。

後漢時劉秀覺得丞相這職位權利太大了,雖說西漢從霍光開始,就以大司馬大將軍為最高執政,丞相基本變成了陪太子讀書的人,但劉秀依然覺得應該加以限制,就把丞相的職能分解開來,分攤開三公,這就是大司馬、大司空、大司徒。

這些也都是古時的官爵,大周時期就已經有這些職位了。

其中大司徒最為有權,職權就是原來的丞相,大司馬就是原來的太尉,武裝部隊總司令,大司空權力最小,專門負責全國重大建築乃至修復河渠水利事務,放到後世應該是工部尚書。但三公的實質權力差不多,都是負責上層建築這一塊的,不負責具體事務。

光武帝的說法是三公太尊貴了,不能麻煩他們處理瑣碎的事情,實質上就是架空他們,只有表面上的榮耀,沒有具體的實權。

太師太傅太保這些官職古時就有,一般一個時期只能設定一位,就是繼承王位的王過於年幼,不能單獨執政,便有三公來負責攝政,其實就是攝政王。由此可見太師太傅這些官職的無上尊崇和權力。

明朝三公輕易不給官員加官,一般加官用的都是東宮的師保銜,就是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太子少師、少保、少傅,俗稱宮保銜,就是東宮太子的師傅,師傅自然是保護弟子的,所以稱為宮保。

宮保雞丁就是因為發明者清朝的四川總督丁保禎具有宮保銜,這道菜就得了這個美稱。

明朝文武大臣包括勳戚貴族,得到過太師加官的只有張居正一人,等張居正死後,這也成了他的一大罪狀,說他藐視朝廷禮法,藐視皇上,罪名之大,就差說他要謀反了。

宮保銜之上自然就是公侯伯這些貴族了,大家都認為況且要走的就是這條路,不然他才二十歲出頭就已經官升到盡頭了,以後再有了功勞,朝廷怎麼封賞啊?

也就只有一個辦法,不停地加官,等到加官也用完了,就可以封爵公侯伯了。

不僅大家這樣看,就連張居正都這樣想,在京城時,也曾以封侯激勵況且立功呢。

孫虎這些武城侯府的舊部更是把況且當作神明,認為自己主子以後不僅可以封侯,說不定能封公爵。現在武城侯府已經是一府二侯了,將來若是再出一個公爵,威勢之盛已不在中山王府之下。

要說況且手下最忠誠的還是武城侯府的這些舊部,紀昌這一部分是朝廷為況且配發的護衛,一旦朝廷有了重大變故,紀昌這些人能不能甘願背棄朝廷忠於況且是很難說的。中山王府贈送的護衛也是一個道理,他們首先還是認為自己是中山王府的人,其次才是況且的護衛。

人心都有厚薄,只是平時看不出來,一旦到了危急時刻,就是考驗人心的關鍵。況且一路順風順水,只見朝陽未見黃昏,暫時還沒到這個地步,將來卻是難說了。

所以況且臨走前,把孫虎這一部分人馬布置在驛館外面統領全域性,實則是把驛館的安危交給了他們。

況且最怕的就是邊軍鼓譟,萬一衝進來抓走曹德麟、蓋文虎他們,事情就不好玩了,難以想象怎麼收場。

他調集過來全部的精銳護衛,一共一萬人,再加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就算李志鵬手下兩萬多人一起來圍攻,也可以支撐得住,甚至可以來個反擊,把李志鵬的邊軍吃掉。

況且根本沒指望王崇古、方逢時兩人有所作為,手裡沒兵的文官,不管多麼有位高權重,在鐵定了心準備鼓譟譁變的大兵面前,毫無用處,這方面有太多的先例了。

此時曹德麟等人在裡面戰戰兢兢,好像大禍臨頭一般。

已經有人勸曹德麟把廖炳勳、榮中軍的屍體交出去,邊軍要的不就是兩具屍體嗎,何必為了這個冒性命風險。

曹德麟也是有脾氣的人,如果沒有況且的這一萬護衛,他早就交出去了。再或者李志鵬只是自己過來拜訪,好好商量要討回屍體,王崇古再在旁邊說些好話,曹德麟也有可能交還。

其實最開始只要王崇古向況且開口要這兩具屍體,給還是不給,況且也不會太過在意。

問題是這些人把事情想複雜了,以為兩具屍體已經是重要的證物被封存,況且他們不可能簡簡單單就還給他們。

證物的確不假,但並不十分重要,因為所有的一切已經記錄在案,沒有實物證據也一樣可以審案。

那時候的法律還是比較寬鬆,不像後來一旦案子裡重要證物丟失,案子就不能成立,審判時,必須有實物證據在手等等,那時候只要確認證物是存在的,有這方面的人證就足夠了。

古人立法和後人立法有根本的區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