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海商> 第三百一十章 香君撒嬌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章 香君撒嬌了 (2 / 2)

“好好,你說什麼都行,就是你好好坐著,不然我今天就別想走了。”況且已經在極力壓制自己不斷膨脹的慾望,卻感覺有些吃力了。

“那就別走,奴家正是這個意思。”李香君痴痴笑道。

“別鬧,真的,我真的是事情太多了,等閒下來好好補償你就是。”

況且也很想留在這裡,他不是怕蕭妮兒、左羚吃醋,而是真的還得去做別的事。

到現在最後行期還未定,不過他猜測,使團人選應該差不多都定下來了,而且每個人也都接到了命令,隨時準備出發。

他回去還得跟左羚研究帶什麼貨物去塞外,該組織多少人去購物、換貨,左羚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不過,香君,還有一個困難你得克服,就是去了塞外可能沒有新鮮的蔬菜吃,瓜果倒可能能買到。每天大多是牛羊肉和牛奶、羊奶這些。”

“只要跟著你,吃什麼都沒問題。”

蔬菜問題也是況且現在頭疼的,別說這些女孩兒家,就是那些護衛和戰士長期沒有新鮮蔬菜吃也不行啊,隨軍只能帶一些能長期儲存的蔬菜,土豆蘿蔔白菜之類的,也帶不多,半道上估計就吃光了。

瓜果在塞外能買到,而且比內地的還要好。蔬菜的確沒有,不是沒有田地可種,而是遊牧民族天生就跟蔬菜不對付,不吃這種東西。他們認為蔬菜就跟草一樣,是餵馬餵牛用的,人哪能吃草呢。

民間有個笑話,是說忽必烈大軍征服江南後,特地派了一位重臣去江南檢視情況,好給江南各省定賦稅。

這位大臣在江南走了一遭後,回來哭著對忽必烈說:“陛下,那些南方蠻子太窮了,過的日子太苦了,他們根本沒吃的,天天都在吃草,這賦稅別要了。”

這位心狠手辣的蒙古大臣都起憐憫心了,他們不知道漢人尤其是江南人離開蔬菜根本沒法活,就跟遊牧民族離開牛羊肉一樣。

據說忽必烈聽後也是心中惻然不忍,倒是沒有全免江南賦稅,只是比北方低了許多。

這當然是民間傳說,只能當笑話聽,不過忽必烈對江南的統治比在北方要好很多,不那麼野蠻殘暴,蘇杭二州的百姓在元朝的日子比在朱元璋治下好過很多也是事實。

元亡後,許多身為漢人的大臣反而為元朝盡忠,不肯為朱元璋效力,朱元璋對南方的統治比元朝還要兇狠也的確是原因之一。朱元璋也就在這種情況下,才會提出是“士不為我用者,殺”的原則。

明朝驅逐元蒙當然是正義的行為,是民族光復的偉大事件,這是完全可以定性的。但是就當時的人而言,許多人感覺生活水平反而降低了,倒也是實情。

明朝開國時的主要功臣劉基原本也是完全效忠元朝的,只是後來看到元朝腐朽沒落,大勢已不可挽回,這才轉頭效忠朱元璋,是為識時務者。

後代也同樣有相同的事例,民國肇初,驅逐滿虜,復我山河,也是正義的偉大的事件,是滾滾歷史洪流不可阻擋的大勢,然而民眾在民國的生活還不如在清朝末年也是確實的。直到新中國建立,才是真正的撥亂反正,中華民族重歸民族復興的偉大曆程。

所以歷史許多時候需要放大了看,需要放長了看,而不能剪取一小段、一小塊來剖析,那樣就會得出跟歷史真實相反的謬論。歷史虛無主義者玩的就是這一套把戲。

對了,豆腐,這可是好東西,別忘了。

況且忽然想到一點,急忙拿紙筆寫下來,以免自己忙昏了頭,忘記吩咐準備了。

“豆腐?什麼意思,你想吃誰的豆腐?”李香君警覺起來。

“不是,你想哪兒去了,塞外沒有蔬菜,水果也未必供應充足,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力更生,多帶一些黃豆,隨時都能自己做豆腐,牛肉燉豆腐味道也不錯。”況且解釋道。

“牛肉燉豆腐?比不上牛肉燉蘿蔔或者燉土豆啊?”李香君搖頭道。

“可是蘿蔔土豆後來也未必能有了,黃豆卻能帶的多。”況且道。

“嗯,你說啥是啥吧,反正我什麼也不懂,你能帶著我們娘幾個就行。”李香君一副認命的表情。

況且真是為帶這些女孩兒才想到這些的,他個人就是天天吃牛肉乾也能對付,只要有酒有清水就行,主要還是考慮那些士兵未必受得了,怕他們一趟下來,缺乏維生素會得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