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海商> 第五十七章 科舉與門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七章 科舉與門閥 (1 / 3)

“經費的事等你的事完全定下來咱們再研究,實在不行,我去戶部給你打饑荒去,說什麼也得把你的銀子湊足了。”張居正說道。

提到銀子,張居正眉頭緊皺,看上去他比戶部尚書還要發愁。

“朝廷經費這麼緊張?”況且問道。

“處處都不夠用,每年徵收的租賦根本不夠開支。這還是官員俸祿低,要是官員的俸祿再高一些,根本支援不住,我有時也懷疑,唐宋時期的官員俸祿那麼高,是怎麼支撐住的?”張居正自語道。

“唐宋時期是多貨幣同時流通,不單純靠銀子和銅錢,布帛、糧食、茶葉都可以在市面上流通,所以才很少有大規模的銀荒和錢荒,尤其是絹帛的流通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銀子銅錢不足的現象。本朝布帛基本退出市場了,對銀子的依賴程度過大了。”況且大膽地說道。

“嗯,你說的很有道理,古人重視絹帛比重視銀子更甚。唐太宗時,長孫皇后的一個叔叔就是盜竊了國庫的絹被問罪的,本朝官員可都是偷銀子沒人偷絹帛。”張居正想了想,覺得況且所言有些道理。

“是啊,唐宋時絹帛就是錢的一種,普遍性更大於銀子,這樣才不至於過度依賴銀子,咱們國內沒有大的銀礦、銅礦,只能靠海外輸入,可是現在海外輸入的那點銀子根本供應不上朝廷的需求,這就造成銀荒了,銅也是如此。唐宋時期,絹帛雖然貴重,自己能生產啊,就是說本土就能生產錢,也就沒有現在這些煩惱了。”況且道。

“嗯,的確是這個道理,可是積重難返,現在想用本土的絹帛代替銀子已經行不通了,還是得想辦法增加銀子的輸入。”張居正道。

“那就只有放開海禁,朝廷把海外貿易這一塊全部抓在手上,而不是白白便宜了一些大家族和一些地方省份。”況且道。

“這樣做是好,可是得罪的人太多了。而且能不能在朝廷上透過也很難說。”張居正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這事如果大人跟高相合力推動,並不難做到,那些地方大家族完全可以強力掃平,地方上換一些官員就是了。”況且道。

“嗯嗯,你這剛上任,就想大刀闊斧了?”張居正笑了。

“我這就是隨便說說,大人別見笑就是。”況且知道官場種種積弊難返,不是大刀闊斧就能解決問題的,地方那些強族更是樹大根深,想要拔除談何容易,這些大家族在朝廷有深厚的背景勢力,不然也成不了地方強族。

“你說皇上讓你白手起家,是不是也是為了海外這一塊做鋪墊?”張居正問道。

“我只是猜,大人都不知道的話,估計就只有皇上自己知道了。”況且笑了。

“也未必,宮裡皇上身邊的太監們還是知道的,只是他們輕易不敢說就是了。”張居正道。

況且跟張居正在室內密探,僕人們都候在外面等著召喚。那些幕僚們也不敢去打擾,只是在一個屋內發著無聊的感慨。

這些人以為況且就是一個後生晚輩,靠了陳慕沙的面子才進入張居正的幕府,所以他們還是有點瞧不起這位年輕才子。

按照他們的設想,況且只是在張居正這裡歷練而已,以後還是要走科舉這條路,考上舉人,再考上進士,然後靠張居正的栽培,或者在一個地方從縣令做起,或者在朝廷裡從御史做起,一點點向上爬。

按照他們的想法,況且將來能有大的成就,升到尚書大學士不過是時間問題。可是沒人能想到況且好像焰火一般,呼的一聲,直上青雲,一下子就升到錦衣衛指揮使的高位。

這些人怎麼會不心酸不嫉妒,他們在張居正幕府中苦熬,即便能得到張居正的栽培,將來在仕途上一路順風,也很難爬到如此的高位。誰能料到前幾天還是他們小老弟的況且一下子就成了朝廷大員了,還是錦衣衛的大員,錦衣衛官員跟一般官員完全是兩個概念,那是最接近皇上核心層的地方。

“整天說什麼打破門閥,人人都可以藉助科舉這條路實現黃金夢,可是到頭來還是出身決定命運,人家是貴族子弟,血脈值錢啊。”一個五十歲上下的老幕僚捏著酒壺嘆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