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李二很快就給出了答案。
“如此盛世的大唐,是朕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如今的太平盛世,是朕打造出來的!”李二憤怒地低聲咆哮著,“都在逼朕是吧?來吧,都來,讓朕看看!”
“傳,傳房玄齡、溫彥博、魏徵、段綸、侯君集……兩儀殿議事。”很快,李二說道。
不多時,房玄齡等人一臉疑惑地來到了兩儀殿,眾人心中都在好奇,這是又發生了什麼?
而這會兒,李二早已收斂了身上的戾氣,看著眾人的神色,也是多了一絲平和。
“今日傳召眾卿,是為了科舉一事。如今,我大唐文教振興,也正是用人之際,是時候再開恩科了。”李二笑道。
一聽是這事兒,眾人倒是點了點頭,房玄齡更是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聖明,如今我大唐文教蒸蒸日上,再開恩科,也可以檢驗過去幾年的文教成績。”
聖明?
李二心中冷笑,心說,朕若是不開口,你們永遠也不會提這一茬?不過臉上,他倒是一臉的如沐春風:“不過,此番朕打算取締恩科改常科。”
取締恩科?
常科?
眾人都愣住了,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其實恩科也是前些年,因為文教振興,李二特意開了一次科舉,因為是皇家恩恩典,故此稱之為恩科。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恩科應該在宋朝才出現。
至於常科,眾人是真的不懂了。
在這個年代,開科舉其實是沒有定數的,基本上屬於那種想開就開,不想開就不開的那種。
“陛下,不知道何為常科?”溫彥博還是問道。
李二解釋道:“所謂常科,便是定期舉行科舉,朕以為,一年便可取仕一次。”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便是因為之前在書閣中聽到那些讀書人準備遠赴日月山的原因後,才有瞭如此想法。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這麼一折騰,倒是把自己兒媳婦在幾十年後乾的事兒,提前給幹了。
不過他說完,眾人又愣住了。
定期開科他們倒是能理解,但一年取仕一次,是不是頻率太高了?
“陛下,不可。”房玄齡當即躬身道,“每一次科舉,都要準備很長的時間,若是一年一次,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對於國朝的執行而言,極為不利。
而且,一年取仕一次,長此以往的會,我大唐將出現大量的冗官,也將加大朝廷的負擔。”
開什麼玩笑。
一次科舉,前前後後少說也得兩三個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