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晌去摘石榴,李秋歲在自家院門口又遇著了上午的小公子。只餘主僕二人,不見話多那小廝的人影了。
興許有事先離開了。
李秋歲看過去一眼沒當回事,不算熟悉,用不著專門跑過去打招呼。
李四祝找了自家媳婦和閨女一起過去幫忙,栽石榴樹的那處半山腰,地勢崎嶇高低不平,不好直接走騾車。
騾車停在小路邊,得找塊陰涼地方,人揹著筐子還要走一段距離。
說是一小片石榴樹,也有幾十棵了。果實結的雖然不算多,可個頭大呀,足足裝了十多個大筐子,怎麼地也得來回背個十多趟。
李四祝再不靠譜,也不能讓媳婦、女兒、侄女揹筐子。
“歲歲,你家石榴的個頭可真大,平日沒少搭功夫吧?”
老宅那邊的院子也種了兩棵,跟這些該是一批的苗木,還是李三祝弄去的。栽上了,沒人有那閒工夫多過問,長得也不賴,可跟這邊的一比就差遠了。
說話的是李四祝的媳婦,李秋歲的四嬸嬸。
晌午,李四祝拿回家的大石榴,她們娘幾個還說留著觀賞好看呢,李四祝二話不說掰成幾瓣,直接給娘幾個分吃了。
那滋味,甭提多好……
“老宅那邊院子裡種了兩棵,這回家去,可得讓你四叔上點心。我看這麼大個的石榴,拿到縣城去賣,單個說不準能抵一斤大肉錢。”
“還一斤大肉,一斤大肉才值幾個銅板?真是頭髮長見識短……”
李四祝話沒說完,就見侄女跟閨女怒瞪著他。
李四祝訕訕的,頓時改了口風道:“我不是說你們兩個小丫頭哈!掌珠她娘跟我吃苦了,一年到頭土裡邊刨食忙著掙命,沒機會去鎮子上兩回,縣城更是多少年沒去過。外邊什麼光景,到哪知道去?”
李秋歲和李掌珠這才滿意收回了視線。
李家的小姑奶奶們可惹不起呀惹不起!
李四祝抹了把汗,為了掩飾尷尬主動湊過去找自己媳婦說話,“掌珠娘,我跟你說,就是八月半之前呀,就這麼大個石榴,都能抵得上一斤大肉的錢了。”李四祝抬手比劃了一下,“我三哥家這些,光個頭就一個頂倆,別說那滋味了!”
“那得值多少錢一個啊?咱們晌午的那個就不該吃,留著給三哥家一塊兒賣錢多好!”
“我三哥家如今差那幾個銅板嘛?歲歲給咱們……”
李掌珠聽爹孃當著歲歲的面說這些,羞臊得臉都紅了。
“歲歲……”
李秋歲不以為意,知道這年紀的小姑娘臉皮最薄了,順勢拉了李掌珠走遠一些,“掌珠,你看那棵……樹梢的幾個多大呀!咱們摘下來專門放到一個筐子裡,留著八月半給咱爺奶拿去祭祖。”
李掌珠和李秋歲年紀只差了兩個月,自小就都互稱名字,爹孃不靠譜,這孩子就特別懂事。
知道李秋歲不介意,給她解圍呢,就彎著眉眼笑,“好,咱們去摘下來。”
……
說是離家不遠,等把所有的石榴都摘下來,趕著騾車到家,這也就到傍晚了。
李三祝也從稻田那邊回來了,連同那位小公子和他的小廝一起幫忙卸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