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不無感慨道:“張醫生,你的師父果然不愧為經方派大師,你跟師的時間應該不算長,就已經將經方運用得如此出神入化。佩服!確實佩服!”
張景謙虛道:“黃醫生,您太抬舉我了。我老師確實是高人,但我也確實只跟他學習過很短的一段時間,僅僅學到一點皮毛而已。”
“呃……”黃彪猶豫了一下,又接著說道:“張醫生,我記得你曾經說過,你的師父不允許你透露他的名字。不過,我是真的很想跟你學習怎麼運用經方治病,是不是有什麼秘訣呢,你願意稍微提點一下我嗎?”
張景面露難色,仔細想了想。
剛剛系統已發來2000點的經驗值獎勵,而且桂翠之前也打來電話證實過,說明黃彪的確已經改邪歸正了。
按理說,不該回絕他。
但是,張景記得很清楚,老師李漁曾經特別告誡過他。
之所以交給自己的那把解密《傷寒論》的鑰匙,是基於他不僅能夠背誦《傷寒論》全文,而且具備極高的悟性。
如果沒有足夠的悟性,就算拿到了這把鑰匙,也難以發揮其作用,甚至會鑽進死衚衕。
且不說,以黃彪的悟性,根本就不可能達到。
單單讓他以近六十歲的高齡再去背誦《傷寒論》,肯定能直接要了他的老命。
因此,思忖良久,張景鄭重說道:“秘訣是沒有的,如果您想學習經方,首先得跟當初您背《湯頭歌訣》一樣,也得先將《傷寒論》背得很熟,再根據歷代醫家的註解,仔細研讀每一條條文。”
“這……也太難了吧!我都這把年紀了,《傷寒論》那麼多條文,肯定記不住。看來,想要提高醫術,是徹底無望了。”黃彪搖了搖頭,眼神立刻黯淡下去。
“黃醫生,其實我倒覺得,您不是非得拘泥使用經方不可的,經方的核心是六經辨證論治,也就是三陰三陽體系。要想很好地掌握它,的確不是很容易。”
“不過,您可以運用其它辨證論治的方法啊,比如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以及經絡辨證等等,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必糾結一條路。後世的醫家很多也不是經方派,不是照樣成為醫學大家了嗎?”
黃彪一聽,眼神又有光了,激動地問道:“隨便什麼辨證方法,都行嗎?”
“當然,辨證論治是中醫之魂,只用抓準醫案的證候,用方就能迅速起效。就像我們抓魚一樣,無論是用魚竿釣,還是用魚網撈,甚至是空手空拳直接下水去抓,只要最終能夠成功,方式和方法不同,又有什麼關係呢?”
“哦哦哦,我終於明白了。謝謝你,張醫生,我回去得好好把診斷學的內容撿起來。”
張景點了點頭,鼓勵道:“黃醫生,您有幾十年的臨床經驗,這是任何理論知識都代替不了的。您只要臨證時仔細辨證,特別是把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辨清楚,醫術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
“張醫生,我信你。”黃彪聽到這話,信心倍增,接著又話鋒一轉,鄭重道:“不過,今後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人,我拿處方來請教你,可得不吝賜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