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應酬中,他和多家公司達成了合作框架,還幫自己的公司收購了那麼幾家他覺得有前途的小公司,另外也給旗下企業引進了一批人才。
而對他來說,最為重要的是,和一個同樣是搞網際網路起家的80後達成了一個投資意向,聯合創辦一家公司。
他們要合作投資的不是網際網路公司,而是一家搞新能源車的公司。
對方找他,當然是衝著他在國內富豪榜排名前端的名頭來的。
現在要造車的人很多,但這個玩意兒太費錢了,有能力搞出來的,沒有多少。
有的人甚至還因為要造車,把自己的公司都給敗光了。
嚴鑫號稱有著幾百億的資產,甚至被認為是未來的首富,他當然有那個錢來造車。
去年就有多個來找他洽談合作的人,但是嚴鑫關於上輩子的記憶中,並沒有那些人的存在,想來是沒有多強的實力,最後被市場給淘汰了,所以就沒有同意合作。
這一次找過來的那位80後,確是有一些印象,也算得上是國內電動汽車裡面的一線品牌——雖然和最厲害的還有一些差距,但至少那個品牌大家都知道。
嚴鑫不是一個很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家,對自己的商業能力持嚴重懷疑的態度,讓他自己帶著大家走一條路出來,他自己都沒有信心。
他不認為自己能夠投錢搞出一個牛逼的新能源車企業出來。
但真有牛逼的人找過來要合作,那他還是有勇氣跟著的。
所以,人家一找過來,他就已經做出了合作的決定。
當然,答應得沒有快。
他願意跟對方合作,但是需要擁有控股權,股份要超過百分之五十。
另外,他希望那一家新能源車企業落在他老家那個市。
——在老家那個縣肯定是不行的,交通不發達,選擇在那地方沒什麼好處。
但是市裡陸運水運都很方便,建這麼一個企業完全沒問題。
那也算是給家鄉經濟作出了貢獻。
老家那邊,已經多次的表達出,希望他加大投資的意向,他以後還要生活在那裡的,當然也要適當的表達自己的誠意。
能夠給老家提高gdp,當然是最好的。
這兩個要求,讓對方不是那麼的開心,但是嚴鑫在投資金額上面表現的很豪邁,願意拿出來的資金是對方找的那些投資者都做不到的。
啟動資金越多,離成功就越近。
這樣一來,人家又不願意放棄他這麼一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