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屆只有半數村幹部是大學生,他希望下一屆全部都是大學生。
這樣才叫一代比一代強。
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村裡還提到了村裡這幾家工廠對新員工的需求量不大,恐怕安排不了合村之後那麼多村民們的崗位需求。
嚴鑫當時就表示,那些想在附近找一份工作的可以考慮到綠之源別的工廠上班,離家也不遠,有個電動車當天就可以回家。
年輕人,想要出去闖蕩一下的,也可以去他投資的別的公司入職,看能不能適應。
他投資的公司,有搞網際網路的,有搞外賣的,還有搞裝修搞房地產的,可以接納各種人才,對員工的需求量也很大。
不管是高階人才還是賣苦力的,都可以消化。
公司的福利待遇在行業之中也算是中等偏上的,解決村民們的工作需求,完全沒問題。
當然,他也說明了一件事情——他只是提供這麼一個機會,並不是一定要給他們安排那樣一份工作。
能不能在他那裡工作下去,最重要的還是適不適合工作崗位。
想靠著老鄉的關係進廠了混日子,那肯定是不行的。
他手下不養閒人。
可以給他們提供比較好的工作崗位,但還是需要他們有那個能力做下去。
他這個表態,也讓村幹部們很是高興。
村子裡出了這麼一個願意照顧老鄉的超級富豪,就是有著那麼多的好處,是真正的能夠帶動著大家一起走向富裕的道路。
他們有的甚至開始想著,要不要在村子裡面給嚴鑫立一個像,表彰他為村子作出的巨大貢獻。
當然,現在是不適合提這個的,給這麼年輕一個人立像,有點過了。
“但是,等他死了以後,未必不可以,”有村幹部這麼想著,“說不定以後還能夠成為一個小小的景點。”
嚴鑫現在還不是明面上的國內首富,但網路上很多人都認為他遲早要成為國內首富。
因為他年輕,還因為他找到了新的賽道——一手打造出了國內最大的外賣平臺以及最大的短影片平臺。
搞不好就是以後的風口。
很多人都說,哪一天星光上市,那就是嚴鑫登頂國內首富的日子。
嚴鑫回家之後,還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年前各地跑,一會兒考察公司專案,一會兒拜會地方上的大人物。
年後又是各種拜年,送禮送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