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嚴鑫到了羊城,然後在這邊呆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期間馮曦還帶著孩子過來看望他,順便也和羊城的姐妹們聚一聚。
金曦電商公司和星光直播平臺有著很深的捆綁關係,幾十家下屬網店在星光這邊搞直播帶貨,一個月的營業額都已經有了幾千萬。
這也使得這家公司一開始入駐的那家網路購物平臺有了一些不滿,覺得這些原本就應該是屬於自家平臺的業績,現在卻搞到了競爭對手那裡,還對金曦公司表達了這樣的不滿。
金曦電商公司旗下有幾十家大規模的網店,涉及到多個品類,在各個分類的業績都名列前茅,去年在那家平臺的營業額就達到了幾十個億,在那個平臺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也得到了平臺的流量扶持。
現在選擇了在星光平臺搞業務,而且還取得了那麼好的成績,原來的平臺當然會有一些不高興,已經隱晦的進行了警告——再這樣下去,就要面臨一個二選一的局面了。
要不就把所有的業務放在這個平臺,要不就離開這個平臺,去到另一個平臺。
在嚴鑫上輩子的記憶中,這種二選一的情況並不少見,後來好像還捅到了上面,由有關方面對這種霸王條款進行了處罰,情況才好一些。
可現在才2012年,星光平臺只是一個小不點,可沒有那麼大的能量讓上面來當裁判。
迫不得已之下,他們只能把在星光平臺的那些網店從金曦公司剝離開來,另外組建成一家名為曦光優選的電商公司,賣的還是原來的那些貨,只是只在星光平臺賣。
這不是金曦電商公司的下屬企業,而是一家獨立的電商公司,就是為了避免二選一專門弄出來的一家公司,但用的還是金曦的供應鏈。
因為金曦的股份構成就只有嚴鑫和馮曦,不涉及到別的投資者,所以這件事情很容易辦。
此外,金曦電商公司也把他們旗下的那些工廠給獨立了出來,名為金曦工業集團,總部就設在那個離京城百多公里的縣城。
這樣一來,原來的金曦電商公司就被拆分成了三家獨立的公司,一個是做供應鏈的金曦工業集團,另外兩個都是做網路銷售的,只是做的平臺不一樣。
等以後另外兩個大的電商平臺崛起,說不定還要成立兩家獨立的電商公司。
做這樣的事情有些麻煩,可是,他們又不得不做。
除非要放棄其中一個平臺。
讓金曦電商公司放棄原來的平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去年在那個平臺的銷售額就有幾十個億,養活的是公司旗下上百家的特色小工廠。
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的還要高,弄不好要破百億。
在星光平臺,現在一個月就幾千萬的銷售額,就算後期還會上漲,一年頂天了也就是10個億的銷售額。
為了這10個億的銷售額,放棄可以做到上百億銷售額的平臺,那顯然是不理智的。
可是,要放棄星光平臺,嚴鑫也不樂意。
現在星光平臺電商業務方面,就靠金曦撐著,在銷售份額上面,已經超過了二分之一。
他們推出的軟文,主要也是拿著金曦電商的成績來吹牛,以此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駐。
如果金曦電商撤出,一下子縮水一多半,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業績可吹了,對他們的電商業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為了這個平臺電商業務的未來,嚴鑫就不可能讓金曦電商撤出。
無可奈何之下,就只有選擇這麼一個拆分的方法。